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导学案教师用书自修单元古诗词诵读.docxVIP

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导学案教师用书自修单元古诗词诵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女

疏通大意

多维赏析

一、作品简介

《静女》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二、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恋歌,一位青年男子抒写他心中火一般的恋情。

全诗共分三章,层层推转,画面联翩。

第一章写赴约。美丽文静的姑娘主动向小伙子约会,说在城角的地方等他。小伙子高高兴兴地跑去,却不见人。原来姑娘有意在跟他开玩笑,藏到隐蔽处去了,害得小伙子焦灼地挠着头踱来踱去地张望。这一章共四句。前两句叙事,交代背景,点明约会的事件。其中首句对姑娘既称“静女”,又别夸其“姝”,可谓赞不胜赞,显露出小伙子无限倾倒的心态。后两句描写践约时的情景,一句写恋人,一句写自己。“爱而不见”写姑娘顽皮活泼的性格,“搔首踟蹰”写小伙子期而不得的焦急神情,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细节。

第二章写受赠。漂亮的恋人不仅来了,而且情意深长地赠给他一枝“彤管”。彤管究系何物,历来众说纷纭。从字面上看,应是红色管状物;从诗意推勘,当与下章的“荑”为同一物。“荑”是初生的茅草,那么彤管应是红色管茎的茅草。由于彤管是心爱的恋人所赠,所以小伙子觉得它分外美好可爱。把对赠者的一片深情通过对其赠物的赞颂表现出来,爱屋及乌,曲折含蓄,隽永有味。

第三章写睹物思人。小伙子思念自己的恋人,不禁又抚玩起那株赠草,并热情讴歌以寄相思之情: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二人约会处在城角,正连接郊野,从“爱而不见”可以约略窥见其处草木丛生之状,故可称其地为“牧”。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第一、二两章所写的全是追忆,这一章才是写面前的实景。末尾两句收结得尤奇。刚刚还在极口夸赞红茅之美,陡起波澜,出人意表,妙趣横生,而抒发的情意却更为深挚。

训练评价

一、整体把握知情感

1.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首爱情(题材)诗,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了一位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表现了男青年对姑娘的爱恋之情。

2.此诗是从男青年一方来写的,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姑娘的人物形象。

二、微点深意细探究

3.下列对《静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运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红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C.《静女》是一首赋体诗,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D.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解析:选B“借代的手法”错,应是比喻、双关的手法。

4.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B.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这两章呈现出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

C.第二、三章从诗意的递进来看,写的是痴情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情景,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为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意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首尾呼应。

解析:选C第二、三章写的是痴情的小伙子的回忆,而非“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情景”。

5.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

参考答案: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的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

6.找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答:?

?

参考答案:①本诗精心描写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个细节。“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可爱的行为,突出了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痴恋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