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保育员工作细则制度
在幼儿园的角落,总有这样一群身影:她们蹲下来帮孩子系歪了的鞋带,弯腰擦掉小桌上的饭粒,轻轻拍着哭闹的孩子哼儿歌,在午睡时一遍又一遍巡回调整歪掉的被子。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是幼儿成长最坚实的守护。保育员工作细则制度,正是将这份”爱与责任”具象化的行动指南,它不仅规范着每一个照护细节,更承载着”用专业守护童真”的职业信念。
一、明确岗位职责:保育员的”责任地图”
要讲清保育员工作细则,首先得画好这份”责任地图”。简单来说,保育员的核心职责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既要承担幼儿生活照护的”后勤保障”,又要配合教师完成启蒙教育的”隐性引导”。具体可分为五大板块:
1.1生活照护的”第一责任人”
从幼儿跨进园门的那一刻起,保育员就成为离他们最近的”生活导师”。晨间接待时,需要完成三项必查:查衣物是否整洁(特别是开裆裤、过长的围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查口袋是否有小珠子/发卡等危险物品、查精神状态(眼神是否清亮、是否有嗜睡或烦躁迹象)。记得有次小宇入园时攥着口袋不肯松手,仔细一摸竟是颗围棋子,及时收起来避免了误吞风险。
1.2卫生保健的”执行督导”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场所,卫生消毒直接关系孩子健康。这部分工作细化到”时间刻度”:餐厨具必须做到”一餐一消毒”(清洗→1:200消毒液浸泡15分钟→清水冲洗→高温蒸汽消毒10分钟);地面采用”清-消-清”流程(先用清水拖净,再用1:500消毒液擦拭,最后用清水去除残留);玩具每周大消毒(塑料玩具浸泡消毒、布偶玩具暴晒6小时),孩子啃咬过的则需当日处理。
1.3教育教学的”隐形搭档”
很多人以为保育员只管生活,其实我们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比如手工课上,需要提前剪好安全剪刀、分好彩纸,过程中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孩子是否需要辅助;户外活动时,既要确保场地安全,又要观察孩子的运动强度(出汗了及时擦背,跑得太疯的适当引导休息);甚至在如厕环节,都要教小班孩子”男生站好别湿裤子,女生擦屁股要从前向后”。这些生活场景,恰恰是最好的养成教育课堂。
1.4安全防护的”流动岗哨”
幼儿安全无小事,保育员的眼睛要像”360度摄像头”。每天早晨提前30分钟到岗,检查教室桌椅边角(软包是否脱落)、地面是否湿滑(刚拖过地要铺防滑垫)、插座是否关闭(防止孩子好奇触摸);活动中重点盯防”高危群体”——跑跳特别疯的”小皮猴”、总爱捡东西放嘴里的”小好奇”、平衡能力弱的”小慢宝”;离园前还要检查床底、玩具柜是否有滞留的孩子,确保”人走物清”。
1.5家园沟通的”桥梁纽带”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今天吃了多少饭”“有没有睡好”“和小朋友相处怎么样”。保育员需要做个”有心人”:准备一本”观察记录册”,记录特殊情况(比如朵朵今天只吃了半碗饭,可能是因为早餐吃晚了);离园时用30秒简短反馈(“轩轩今天自己穿脱鞋子进步很大”);遇到需要关注的问题(如连续三天午睡尿床),则单独和家长沟通,注意语气要”报喜先说喜,提问题给建议”(“乐乐最近吃饭速度变快了,就是午睡时偶尔会踢被子,咱们在家也注意下他的睡眠习惯?”)。
二、细化操作流程:从”大概齐”到”标准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可操作、可检查”。我们把一日流程拆解成”晨间-餐点-午休-活动-离园”五大时段,每个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1晨间:从”迎新”到”安检”
6:50-7:30是晨间准备时间,保育员要完成三项”基础工程”:一是环境准备(开窗通风30分钟,调整教室温度到22-24℃,摆好水杯(杯口朝上、间距5cm)、毛巾(一人一巾,悬挂不重叠);二是物资检查(消毒水是否配制正确、体温枪电量是否充足、医药箱是否备齐创可贴/体温贴/隔汗巾);三是心理准备(整理情绪,用最温暖的笑容迎接孩子)。
7:30-8:30晨间接待时,需要”眼耳手并用”:用眼神观察(孩子走路是否平稳,有没有揉眼睛、抓耳朵等异常);用耳朵倾听(和孩子打招呼,注意发音是否清晰,有没有咳嗽或鼻塞);用手触摸(额头是否发烫,手心是否湿冷)。遇到情绪低落的孩子(比如刚和妈妈分开哭闹),要蹲下来抱抱他,轻声说:“老师知道你舍不得妈妈,我们一起给妈妈画朵小花,等她来接的时候送给她好不好?”
2.2餐点:从”喂饭”到”引导”
很多人觉得”喂孩子吃饭”是保育员的主要工作,其实更重要的是培养饮食习惯。餐前10分钟要做三件事:用清水擦拭餐桌(避免消毒液残留),播放轻音乐营造氛围,组织孩子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七步洗手法要监督到位)。分餐时遵循”从左到右、先班后师”原则,主食和菜要分开装(避免串味影响食欲),汤类温度控制在40℃左右(吹凉一勺试温)。
吃饭过程中,要”看、问、帮”结合:看孩子的进餐速度(太慢的可能是饭菜不合口,太快的要提醒”慢慢吃,别噎着”);问”今天的红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