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答谢中书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pptxVIP

第12课《答谢中书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背景,积累文言词汇(之、四时、俱、歇、乱、欲、颓、复、与、其)。

2.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分析景物描写,并理解背诵全文。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一词多义;乱;◆词类活用;二、再读课文,自主探究;答谢谢中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

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1.“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2.《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3.《三峡》中的“高猿长啸”与《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鸟乱鸣”都写到了“猿鸣”,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文中的“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2.《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3.《三峡》中的“高猿长啸”与《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鸟乱鸣”都写到了“猿鸣”??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文中的“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闲适之情。;答谢中书书;1.意境优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晖”,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景色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猿啼哀鸣;傍晚,日沉鱼跃,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首先是形体的动与静,其次是光色的动与静,第三是声响的动与静。;2.结构缜密。;3.语言凝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课件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制作初中、高中各个学科科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