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标准答案).docxVIP

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标准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镌刻(juān)斡旋(wò)拘泥(ní)戛然而止(jiá)

B.莅临(lì)追溯(sù)譬如(pì)强聒不舍(qiǎng)

C.箴言(zhēn)麾下(huī)翌日(yì)间不容发(jiàn)

D.稽首(jī)斡旋(wò)褶皱(zhě)自惭形秽(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勋篡改鸠占雀巢李代桃僵

B.浮躁寒暄销声匿迹走投无路

C.籍贯诬蔑惮精竭虑纷至沓来

D.箴言麾下轻歌慢舞器宇轩昂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汉中市博物馆新馆开放后,以“汉风古韵”为主题的常设展陈,通过数字化手段______(复活唤醒激活)了沉睡千年的文物,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汉代文明的魅力。

(2)在汉江边的生态公园里,孩子们______(络绎不绝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地奔跑着,清脆的笑声与江涛声交织成夏日的乐章。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6题,6分)

(1)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8)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2024年,汉中市成功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对其三千余年建城史的高度肯定。②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汉中的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条古巷都______(流淌跳跃)着文化的脉络。③近年来,当地通过“微改造”的方式,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植入书店、非遗工坊等新业态,让历史文化街区从“博物馆”转变为“生活场”。④这种“活态传承”不仅延续了城市的文化根脉,更______(增加提升)了居民的文化获得感。

(1)请在第②句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1分)

(2)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1分)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2分)

6.综合性学习。(4分)

为传承汉中地方文化,学校开展“寻味汉中风”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文化溯源】汉中因汉水得名,“汉”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像河流中水流湍急的样子。《诗经·小雅》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这里的“汉”指银河。请结合以上信息,推测“汉中”得名的原因:______(2分)

(2)【非遗传承】汉调桄桄是汉中本土的传统戏曲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推广这一非遗,学校拟制作宣传短片。请你为短片设计两个具体的拍摄场景。(2分)

二、阅读(共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竹篾里的月光

①老家的院角,有一丛斑竹。每到夏夜,奶奶总坐在竹荫下,用竹篾编些小物件。竹刀在她手里翻飞,青黄的竹篾便像活了似的,盘绕成竹篮、竹笼,甚至精巧的竹编灯笼。

②我最爱看奶奶编灯笼。她先将竹篾泡在清水里,说是“醒竹”。泡软的竹篾柔韧光滑,奶奶用竹刀削去毛刺,再一根一根弯成圆拱。我蹲在旁边,看她的手指在竹篾间穿梭,像在弹一首无声的曲子。“别急,等编好骨架,再糊上棉纸,点上蜡烛,就是会发光的月亮啦。”奶奶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月光。

③有年中秋,我吵着要去镇上看花灯。可那年收成不好,家里连买蜡烛的钱都紧张。奶奶摸摸我的头:“咱不跟别人比,奶奶给你编个更亮的月亮。”她翻出压箱底的竹篾,编了个比往年更大的灯笼。糊纸时,她特意在顶端留了个小口,说这样风灌不进去,蜡烛烧得更久。

④那晚,我提着灯笼在院子里跑。月光落在竹篾上,灯笼里的烛光也亮着,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把院角的斑竹照得透亮。奶奶坐在石凳上纳鞋底,偶尔抬头看我,嘴角的笑比月光还软。

⑤后来我去县城读书,回家的次数少了。有次周末回来,看见奶奶在拆旧竹篮。“竹篾放久了会脆,得重新泡软,编成新物件。”她指节肿大,削竹篾时手直抖。我想帮忙,她却推开我:“你细皮嫩肉的,别让竹刺扎了。”竹刀划过竹篾的声音,比从前慢了许多。

⑥去年冬天,奶奶生病了。我在医院

文档评论(0)

都那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