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儿童精神障碍亲子互动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儿童精神障碍亲子互动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精神障碍亲子互动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在儿童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了12年的护理人员,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接触这类患儿时的震撼——4岁的小琪缩在诊室角落,反复用头撞墙,她的妈妈蹲在地上哭,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们已经看了5个医生,吃了3个月药,可她还是不说话”。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儿童精神障碍的护理远不止药物管理或行为矫正,那些藏在患儿异常行为背后的,是亲子关系的断裂、家庭互动模式的失衡,以及父母因无力感衍生的焦虑与自责。

随着《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更新(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已达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情绪障碍占比超60%。这些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小琪家一样的家庭——父母用“为你好”的方式越界干预,或因无助而退缩放弃;患儿则用攻击、自伤、沉默等行为发出“求救信号”。传统护理模式中,我们更多关注患儿个体症状,却忽视了“家庭”这个最基础的支持系统。

前言2025年,儿童精神障碍护理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全模式时代,而“亲子互动护理”正是连接患儿与家庭的关键纽带。它不是简单的“教家长怎么带孩子”,而是通过重建亲子间的情感联结、调整互动规则、修复沟通链条,让家庭从“问题制造者”转变为“疗愈参与者”。接下来,我将结合近3年跟踪的典型病例,系统梳理这一护理模式的实践路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2年9月,我接诊了7岁的小宇。他因“情绪爆发频繁、拒绝上学3个月”由父母带入我院儿童精神科。初见时,小宇的状态让我揪心:他蜷缩在候诊椅上,手指不停抠着椅套边缘,指甲缝里全是破损的布絮;妈妈张女士说话时不敢看他,语速极快:“老师说他在教室推同学,回家就摔东西,我们骂也骂了、打也打了……”爸爸李先生则黑着脸补了一句:“这孩子就是欠管教。”

进一步收集资料发现:小宇确诊ADHD2年,长期服用哌甲酯(10mg/日),但近3个月剂量未调整;父母均为企业高管,工作繁忙,3岁前由奶奶照顾,4岁后随父母生活;家庭互动中,父母常因“教育方式”争吵(如妈妈主张“讲道理”,爸爸坚持“立规矩”),小宇情绪激动时,父母常以“冷处理”或“威胁”收场(如“再闹就不要你了”)。

病例介绍最触动我的是一次家庭访谈:小宇突然指着墙上的钟表说“秒针在吃我的时间”,妈妈立刻打断:“别胡说,那是钟表!”小宇涨红了脸重复:“就是在吃!它吃一口,我就少玩一分钟!”爸爸皱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小宇“啪”地打翻桌上的水杯,尖叫着冲向墙角。这个场景像面镜子,照见了亲子互动中的恶性循环——患儿用独特的感知表达情绪,父母却急于“纠正”而非“理解”,最终演变为冲突。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针对小宇这类病例,我们采用“三维评估法”:患儿个体状态、亲子互动质量、家庭支持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患儿个体评估生理层面:监测生命体征(小宇心率偏快,95-105次/分)、药物副作用(无明显食欲减退或失眠)、躯体症状(无自伤行为,但存在咬指甲、揉眼睛等紧张性动作)。

心理层面: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评估,小宇“品行问题”(6分)、“冲动-多动”(7分)、“学习问题”(5分)均高于临界值;情绪脸谱图测试显示,他能识别“开心”“生气”,但对“委屈”“害怕”等复杂情绪认知模糊。

社会功能:幼儿园老师反馈,小宇无法参与集体游戏(常因规则争执推人),无固定玩伴;在家拒绝完成简单家务(如收拾玩具),自述“怕做不好被骂”。

亲子互动评估这是传统护理容易忽略的环节。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三步法:

观察场景:安排20分钟自由互动(提供拼图、绘本、积木),小宇选择积木后,妈妈立刻说“我们搭个房子吧”,小宇小声说“我想搭火箭”,妈妈:“房子更简单,听我的。”小宇沉默,搭到一半积木倒塌,妈妈叹气:“你看,不按我说的来就会失败。”小宇推到积木,跑开。

记录内容:统计互动中“指令性语言”(如“你应该……”“必须……”)占比(72%)、“肯定性语言”(如“你刚才搭得很稳”)占比(8%)、“共情性语言”(如“积木倒了你一定很着急”)占比(0)。

分析模式:亲子互动呈现“高控制-低回应”特征,父母习惯用“纠正”代替“倾听”,患儿因长期不被理解,逐渐用“破坏行为”表达反抗。

家庭支持系统评估通过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测评,小宇家庭亲密度得分22分(正常30-45分),适应性得分18分(正常20-40分),提示家庭情感联结薄弱,应对问题时缺乏灵活调整能力。父母均表示“不知道除了打骂还能怎么办”,奶奶则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金贵,我们那辈随便管管都长大”——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