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阁:1-734 《中年女士闻雷暖身:安神防寒养气血》.pdfVIP

养生阁:1-734 《中年女士闻雷暖身:安神防寒养气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阁:1-734

《中年女士闻雷暖身:安神防寒养气血》

秋分与一候雷始收声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

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太阳直射赤

道,昼夜等长,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雷始收

声意味着暑气终结、秋寒开始。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

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这标志着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亦应顺应这

一变化。

中年女性秋季养生的重要性

中年女性处于生理转折期,气血逐渐亏虚,加上工作生活力大,更易受秋季气

候变化影响。《黄帝内经》指出: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中年女性正值七

七之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气血运行不畅,易出现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情

绪波动等症状。

秋气通于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秋季养生理论基础

阴阳平衡:秋季属金,与人体肺脏相应。秋分时节,自然界阴阳平衡,

人体应顺应秋收之势,收敛阳气,滋养阴精。

气血运行:秋季燥邪当令,易伤肺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中年女性更

应注意养肺润燥,保持气血充盈。

五行相生:秋属金,金生水,水主肾。秋季养肺可滋肾水,为冬季储备

能量,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

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

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养生阁·中医养生科普系列

养生阁:1-734

《中年女士闻雷暖身:安神防寒养气血》

安神防寒:秋季养生之道

秋分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加大,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

夜。中年女性由于气血逐渐亏虚,更易受寒邪侵袭,出现畏寒怕冷、关节酸痛等

症状。因此,安神防寒成为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

秋气者,万物收敛之时也,人气亦当收敛,以应秋气。《黄帝内经》

起居调养:顺应自然,早卧早起

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建议晚

上10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顺应阳气收敛之势,避免熬夜耗伤阳

气。

适当晒背

秋季阳温和,后可适当晒背15-20分钟。背部为督脉所在,晒背可

温煦督脉,振奋阳气,驱散寒气,增强抵抗力。

热水泡脚

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可加入艾叶或生姜,促进血液

循环,温暖全身,改善睡眠质量。中医认为脚为肾之根,脚部保暖可

保护肾阳。

情志调养:宁心安神,远离悲秋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肺脏,在情志上主悲忧。秋天气候干燥、万物凋零,这种肃

杀之气容易引发人的凄凉感,产生悲伤、忧郁的情绪。《伤寒论》中提到:妇人

臟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这正是对中年女性秋季情绪波动的生动描

述。

音乐疗法登高望远

多聆听轻快舒缓的乐曲,如《春江花月秋高气爽,适合登高望远,开阔胸襟,

夜》等,避免悲伤曲调。音乐可调和气宣泄胸中郁结之气,增加日晒时间,振

机,舒缓情绪,宁心安神。奋阳气。

穴位按摩芳香疗法

每日按揉合谷穴、内关穴、膻中穴各3-使用玫瑰、佛手柑等芳香精油,或摆放

5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具有宽胸理桂花、菊花等秋季花,芳香之气可疏

气、舒缓情绪的作用。肝解郁,调节情绪。

悲气消,过度悲哀最易损伤肺气。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肺气舒展,气血调和。

《黄帝内经》

文档评论(0)

医学归真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学业咨询指导,写作修改,润色等;中医养生,中医保健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