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老年精神障碍日常护理流程课件.pptxVIP

2025 老年精神障碍日常护理流程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老年精神障碍日常护理流程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护理岗位上,我常望着病房里那些银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沉默地坐在轮椅上盯着窗外,或反复摩挲着褪色的老照片喃喃自语,或突然因为一句“吃饭了”而大发脾气。这些场景总让我想起科室墙上那张《中国老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已突破15%,其中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老年抑郁及焦虑障碍占比超8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化,“老年精神障碍”不再是专科名词,而是每个家庭、每位护理工作者都必须直面的课题。

我曾在护理记录里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像被蒙上了一层毛玻璃——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被疾病扭曲,却仍保留着对爱、安全与尊严的本能渴望。日常护理的意义,不仅是‘照护’,更是‘理解’与‘重建’。”今天,我想以临床中接触过的真实案例为线索,和大家梳理一套贴合2025年护理实践的“老年精神障碍日常护理流程”,希望能为一线护理同仁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思路。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我参与护理过的一位典型患者——78岁的王爷爷。

王爷爷是退休教师,2023年初因“反复迷路、情绪易怒3个月,近1周夜间游荡”由女儿送入我们科室。家属主诉:患者近半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常忘记刚吃过饭,把水杯放进冰箱;曾两次独自出门后找不到家,被民警送回;近1个月开始怀疑保姆“偷钱”,甚至动手推搡;近1周夜间频繁起床,在客厅走动,口中念叨“上课要迟到了”,白天则昏沉嗜睡。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55/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余生命体征平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14分(重度认知损害);精神检查可见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分不清上午下午,不知自己在医院),存在被窃妄想(反复检查枕头下“存折”),情感反应幼稚(因护士没给他拿红杯子喝水而哭闹)。

病例介绍王爷爷的病例是老年精神障碍的典型缩影:基础疾病(高血压)可能影响脑灌注,加速认知衰退;精神症状(妄想、行为紊乱)与认知损害交织;家庭照护功能已濒临崩溃(女儿因长期照护出现焦虑情绪)。这样的患者,需要我们从“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度介入,而护理流程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王爷爷这样的患者,护理评估是一切干预的起点。我常和新护士说:“评估不是填表格,是‘看见’患者真实的需求。”我们的评估要覆盖以下六大维度:

生理状态评估首先是基础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糖等),王爷爷的高血压需要重点监测——血压波动可能加重脑缺血,进而恶化认知症状。其次是躯体功能:是否存在行动障碍(王爷爷因长期久坐出现股四头肌萎缩,步态不稳)、吞咽功能(曾有一次喂食时呛咳)、二便控制(近2周出现过3次尿失禁)。最后是用药史:王爷爷长期服用降压药(氨氯地平),但近3个月自行减量,这可能与认知衰退导致的服药依从性下降有关。

认知功能评估除了MMSE,我们还会用画钟试验(王爷爷画出的钟表没有数字,指针重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他已无法独立完成购物、做饭等活动)。更关键的是观察“动态认知”:比如他能否辨认家属照片(能认出女儿,但叫不出名字),能否完成简单指令(“把杯子递给我”需要重复3次)。

精神症状评估这是老年精神障碍护理的核心。我们需要记录症状的“三要素”:内容(王爷爷的“被窃妄想”具体指向保姆偷钱,还是泛化到所有人?)、频率(妄想每天发作几次?夜间游荡是固定凌晨2点还是随机?)、触发因素(是否在饥饿、疲劳或环境嘈杂时加重?王爷爷的游荡行为多在晚8点后,可能与“日落综合征”有关)。

心理需求评估我总提醒护士:“别只看症状,要看症状背后的情绪。”王爷爷的易怒、哭闹,本质是对“失控感”的恐惧——他曾小声说:“我是不是要变成傻子了?”这种对自我价值丧失的焦虑,比症状本身更需要被回应。

家庭支持系统评估王爷爷的女儿是主要照护者,我们通过访谈发现她存在“照护倦怠”:长期请假导致经济压力,面对父亲的攻击性行为(推搡)产生内疚与愤怒的矛盾情绪。家庭支持系统的强弱,直接影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质量。

环境安全性评估入院后,我们立刻对病房进行“适老化改造”:移除锐角家具(王爷爷曾撞到床头柜)、地面防滑处理(他步态不稳)、夜间留小夜灯(减少因黑暗引发的恐慌)。这些细节,是预防意外的第一道防线。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为王爷爷制定了以下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有受伤的危险:与认知障碍、步态不稳、夜间游荡有关这是最紧急的问题。王爷爷曾在夜间游荡时摔倒,导致右手挫伤;步态不稳+环境陌生,跌倒风险极高(Morse跌倒评分45分,属高风险)。在右侧编辑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