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茶叶采摘与加工标准操作流程
茶叶的品质,从源头的鲜叶采摘便已奠定基础,后续的加工工艺则是塑造其独特风味与内涵的关键。一套科学、规范的采制流程,是确保茶叶品质稳定、优良的核心保障。本文将详细阐述茶叶采摘与加工的标准操作要点,力求为茶叶生产实践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参考。
一、茶叶采摘标准操作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科学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后续加工的难易程度及成品茶的品质。
(一)采摘前准备
1.气象条件选择:理想的采摘天气为晴朗或阴天,避免在雨天、露水未干或烈日当午时分采摘。雨天采摘的鲜叶含水量高,易霉变;露水叶易发热红变;烈日下采摘则芽叶易失水萎蔫,影响品质。
2.采摘人员培训:采摘人员需熟悉所采茶叶品种的特定标准,掌握正确的采摘手法。严禁用指甲掐采,以防损伤芽叶组织,造成红变。应保持手部清洁,指甲修剪整齐,避免涂抹刺激性化妆品或护手霜。
3.采摘工具准备:根据采摘方式选择合适工具。手工采摘通常使用竹制茶篓或透气性良好的布袋,避免使用塑料袋等不透气容器,以防鲜叶闷黄。茶篓应清洁无异味。
(二)核心采摘标准
1.采摘对象:主要采摘茶树新梢上的芽叶。根据茶叶品类的不同,采摘标准差异显著,常见的有:
*细嫩采:如特级龙井、碧螺春等,多采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叶要完整、新鲜、匀净,色泽嫩绿。
*适中采:如大宗绿茶、红茶等,一般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
*成熟采:如乌龙茶,通常采摘开面叶,即新梢生长到一定成熟度,顶芽停止生长,形成驻芽,采摘一芽三四叶。
*具体标准需根据品种特性、茶叶等级及市场需求综合确定。
2.采摘手法:以“提手采”为主,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芽叶基部,轻轻向上一提,将芽叶完整采下。避免“捏采”(易损伤芽叶,导致红变)、“捋采”(易采下老叶、单片,混杂)和“抓采”(破坏茶树蓬面,影响后续生长)。
3.留叶标准:为保证茶树的持续生长和后续产量,采摘时必须注意留叶。一般春茶留鱼叶,夏、秋茶留一叶或二叶,具体根据茶树生长势和季节灵活掌握。严禁“剃光头”式采摘。
4.鲜叶要求:采下的芽叶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老叶、茶梗、茶果、病虫叶及其他杂物。
(三)鲜叶的收集与运输
1.鲜叶收集:采下的鲜叶应及时放入清洁的茶篓或竹匾中,避免紧压、堆积。每篓鲜叶不宜过多,以防发热、闷黄。
2.鲜叶运输: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挤压和剧烈震动。应使用通风良好的运输工具,尽快将鲜叶送达加工厂进行摊放处理,防止鲜叶质变。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二、茶叶加工标准操作(以绿茶为例)
茶叶加工工艺复杂多样,因茶类而异。此处以中国产量最大、饮用最广的绿茶为例,阐述其基本加工流程与操作要点。绿茶加工的核心在于“杀青”,以钝化酶活性,制止茶多酚氧化,保持茶叶的绿色和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
(一)鲜叶摊放(萎凋)
1.目的:散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后续操作;同时促进鲜叶内含物的轻微转化,去除青草气,发展清香。
2.操作: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清洁、通风、阴凉、干燥的竹匾、竹帘或专用摊青槽上。摊放厚度因鲜叶老嫩度、品种、天气而异,一般为3-5厘米。嫩叶宜薄,老叶可稍厚;雨天采的鲜叶宜薄摊、勤翻。
3.管理:摊放过程中要定时翻叶,使鲜叶失水均匀,防止局部发热红变。翻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芽叶。
4.程度:摊放至叶片萎软,叶色略转暗绿,失去光泽,青草气减退,透出清香,手握芽叶成团,松手后不易散开,含水率降至60%左右为宜。具体需凭经验判断。
(二)杀青
1.目的: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蒸发部分水分,使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散发青草气,发展茶叶的香气。
2.设备:常用的有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蒸汽杀青机等。
3.操作要点:
*温度:“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锅式杀青锅温初期一般在200℃以上(具体因茶叶品种和锅型而异),滚筒杀青机筒壁温度亦需达到较高水平。
*投叶量:根据杀青设备的型号、功率及鲜叶老嫩度确定,以既能杀匀杀透,又能保证一定的翻炒频率为宜。
*时间:杀青时间一般为3-5分钟,具体视鲜叶情况和杀青程度而定。原则是“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翻炒:要求翻炒均匀,使鲜叶受热一致,无红梗红叶、焦边焦叶。锅式杀青需掌握“抖、闷、扬”等手法,做到杀透、杀匀、杀适度。
4.杀青适度标准: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折梗不断;青草气消失,透出清香;含水率降至50%左右。
(三)揉捻
1.目的:使杀青叶细胞破碎,茶汁溢出并附着于叶表面,便于冲泡时内含物的浸出;同时塑造茶叶紧结的外形。
2.设备:常用的有揉捻机(小型的有55型、65型等)。
3.操作要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