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精神护理中编织治疗配合课件
01前言
前言我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了十二年,见过太多被情绪困住的灵魂——他们有的缩在墙角反复搓手,有的盯着窗外一言不发,有的在发作时撕碎手边所有纸张。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固然重要,但总觉得缺了点“烟火气”。直到两年前接触到“编织治疗”,我才明白:精神护理里最珍贵的,或许是让患者重新触摸到“生活的温度”。
2023年,院里引入艺术治疗项目,我作为首批培训护士参与了编织治疗的系统学习。当时心里直打鼓:“钩针、毛线能比抗抑郁药管用?”但跟着导师在社区康复中心实践三个月后,我彻底改观——一位重度抑郁的大姐,在织出第一顶婴儿帽时,眼里重新有了光;一个因幻听总揪自己头发的小伙子,专注编中国结时,竟能安静两小时。这些真实的改变让我确信:编织不是简单的手工活动,而是一把打开患者心门的“软钥匙”。
前言2025年,精神护理更强调“全人康复”,编织治疗因其低门槛、高参与度、强互动性的特点,已被纳入多个指南的辅助治疗推荐。今天,我想以科里最近跟进的一个典型病例为线索,和大家分享如何将编织治疗融入精神护理的全流程。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患者是42岁的李女士(化名),2024年10月因“反复情绪低落、自责3年,加重伴自伤倾向1月”入院。她是小学教师,发病前性格开朗,带的班级年年拿优秀。3年前因学生意外事件被家长投诉,从此陷入“我害了孩子”的自责中,逐渐不愿出门、拒绝社交,近1月出现用指甲掐手背的自伤行为。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8分(重度抑郁),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75分,表现为:低头蜷缩于床角,对话时眼神回避,语速极慢(平均每分钟说不到50字),手指无意识地绞拧被单,指甲缝里有陈旧血渍。
首次接触编织治疗是入院第7天。当时她正坐在活动室发呆,我捧着一筐彩色毛线走过去:“李老师,您看这团鹅黄色像不像春天的油菜花?我小时候学织围巾,总把针脚织得歪歪扭扭,您要是愿意,咱们一起‘返工’?”她没抬头,但手指微微动了动——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一个积极信号。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针对李女士的情况,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展开评估,重点关注编织治疗的适配性。
生理评估李女士无肢体运动障碍(肌力5级),但因长期情绪低落,手指灵活性稍差(用握力器测试,左手25kg、右手28kg,低于同龄女性均值30-35kg);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观察其阅读报纸,平均2分钟就走神);存在睡眠障碍(每晚仅睡3-4小时),但无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肌张力增高),适合进行精细手工活动。
心理评估通过访谈和量表(HAMD、SCL-90),核心问题集中在:①自我价值感缺失(反复说“我什么都做不好”);②社交回避(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称“他们都讨厌我”);③焦虑情绪(提到“织错了”就皱眉,呼吸加快至28次/分)。但她对“教学相关话题”有短暂兴趣(提到“以前带学生做手工”时,语速稍快),提示手工活动可能是情绪切入点。
社会功能评估病前职业为教师,有较强的“指导他人”需求(同事反映她曾主动帮年轻老师做教具);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丈夫每周探病2次,女儿写了信说“妈妈织的围巾最暖”);但病后社会角色完全丧失(已请假半年),急需通过具体活动重建“被需要”的感觉。
综合评估结论:李女士具备编织治疗的生理基础(无运动障碍),心理上对“手工”有潜在认同(病前经验),社会功能重建需求迫切,适合以“低难度、有意义”的编织任务作为干预载体。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NANDA护理诊断标准,结合评估结果,我们确定了以下核心问题:
社交互动障碍(与抑郁情绪导致的回避行为有关):表现为拒绝与病友交流,回答问题仅用“嗯”“好”等单字。
自我认同紊乱(与病前社会角色丧失、自责观念有关):表现为“我什么都做不好”的负性自我对话,拒绝参与任何需要“展示成果”的活动。
焦虑(与对失败的预期有关):表现为接触编织工具时呼吸加快(≥24次/分)、手心出汗,口头表达“我肯定会织错”。
有自伤的危险(与抑郁情绪未缓解有关):表现为入院前有掐手背行为,观察到独处时仍有“无意识抓握”动作(类似掐捏)。
这些诊断环环相扣——自我认同低下导致社交回避,社交回避加剧孤独感,孤独感又强化焦虑和自伤倾向。而编织治疗的目标,正是通过“可掌控的小成功”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2周):①能主动触摸编织工具(如拿起钩针);②完成1件简单编织作品(如杯垫);③与1名病友或护士进行5分钟以上的手工相关对话。
长期目标(8周):①HAMD评分降至17分以下(中度抑郁);②能主动参与病房手工小组活动;③向家属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电压技术(第3版)吴广宁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docx VIP
- 《旅行社计调业务》第六章 入境接待计调业务.pptx VIP
- 酒泉市肃州区土壤养分评价及耕地快速培肥地力技术.pdf VIP
-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原书第2版).pdf VIP
- 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大全-20211128093006.docx VIP
- 3-2-3数据交换技术课件人教_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考试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Section A第一课时课件.ppt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