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发酵提升DDGS饲料品质及混菌协同代谢规律研究.pdfVIP

固态发酵提升DDGS饲料品质及混菌协同代谢规律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istillersdriedgrainswithsolubles,DDGS)作为生产燃料乙

醇的副产品,因其富含蛋白质且价格低廉,广泛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然而,由于存在纤

维素含量高、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消化吸收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在猪饲料中的产业

应用。通过固态发酵可以改善DDGS的营养品质,但目前仍存在高效发酵菌群缺乏、发

酵过程关键组分含量标准化程度低、菌群互作关系不明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

对有潜力用于DDGS固态发酵的菌种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菌种组合并优化

了发酵条件,之后利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挖掘混菌发酵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和关

键调控通路,为DDGS营养品质的定向改善提供理论支持,这些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单菌固态发酵DDGS品质研究。利用黑曲霉、里氏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凝

结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对DDGS进行发酵,分析其发酵前后蛋白质含量、氨基

酸组成、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以及风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DGS经里氏木霉

发酵后其纤维素含量减少了15.7%。经黑曲霉发酵后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19.4%,赖氨

酸、苏氨酸、精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显著提升,其中赖氨酸从2.13mg/g提高到6.20

mg/g,苏氨酸从3.83mg/g提高到7.32mg/g,精氨酸从2.16mg/g提高到3.46mg/g。而

且,DDGS经黑曲霉或里氏木霉发酵后,猪所喜爱的水果香味、奶油芝士香味、甜味等

风味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

(2)混菌固态发酵DDGS及条件优化。基于单菌发酵结果,对发酵菌种进行组合,

并根据DDGS发酵后的粗蛋白含量、纤维素降解率及半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筛选出黑

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混菌发酵的菌种组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发酵时间、接种量、

料液比和菌种比例是混菌发酵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混菌发酵的最优

条件为接种量15.0%(v/w)、料液比0.4:1(w/w)、菌种比例1.2:1(黑曲霉:产朊假丝

酵母)、发酵时间10.5天。

(3)混菌固态发酵DDGS作为猪饲料的品质评价。DDGS在最优条件下发酵后,

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4.6%,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6.5%,关键氨基酸(精氨酸、苏氨酸、

赖氨酸)总量占比提高到13.6%,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

3.43%,符合猪饲料中赖氨酸需超过2.8%的要求。体外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发酵后DDGS

的干物质消化率提高到53.7%,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到74.4%。

(4)代谢组学分析固态发酵DDGS菌群代谢规律。利用代谢组学对不同菌群发酵

DDGS的代谢过程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得到250种有效差异代谢物,作用于26条代谢

通路。基于多维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15条影响DDGS营养物质积累的关键调控通路,

-I-

固态发酵提升DDGS饲料品质及混菌协同代谢规律研究

包括纤维素降解、糖代谢、三羧酸循环、亮氨酸和缬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

代谢、色氨酸代谢、赖氨酸生物合成、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

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确定了40种关键潜在调控因子,包

括苹果酸、甜菜碱、4-胍基丁酸、熊果苷、高丝氨酸、哌啶酸、琥珀酸等,其中4-胍基

丁酸是链接黑曲霉与产朊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合成蛋白及调节DDGS氨基酸组成比例

的重要中间产物。

(5)蛋白组学分析固态发酵DDGS菌群互作关键蛋白。在代谢组学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蛋白组学对DDGS发酵前后的蛋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菌群发酵过程潜在关

键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调控酶进行识别,验证了代谢组学所鉴定的调控通路,确定了调节

发酵过程的关键酶,包括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纤维素酶、

葡萄糖苷酶、木聚糖苷酶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营销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部分来自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