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以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并易演变为慢性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需通过规范化诊疗实现症状控制、减少复发并改善生活质量。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如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史)是重要危险因素,丝聚蛋白(FLG)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特应性皮炎(AD)密切相关,约30%-50%的AD患者存在FLG基因突变。
2.免疫异常:Th2型免疫应答主导急性期炎症,表现为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升高;慢性期则涉及Th1、Th17、Th22细胞参与,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异常及皮肤增厚。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角质层结构异常(如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减少)、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增加,破坏皮肤锁水及防御功能,外界刺激物、变应原易穿透表皮诱发免疫反应。
4.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尘螨、花粉、动物皮屑)、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率可达80%-100%,其产生的超抗原加剧炎症)、物理化学刺激(摩擦、汗液、洗涤剂、化妆品)、精神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加重瘙痒-搔抓循环)及饮食(部分患者对异种蛋白敏感)。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分为三期,各期可重叠或转化:
-急性期:起病急,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见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搔抓后出现糜烂面,有明显渗出;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泛发全身。
-亚急性期:因急性期炎症减轻或未及时处理发展而来,红肿及渗出明显减少,仍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脱屑,皮损呈暗红色,可有轻度浸润;瘙痒仍显著。
-慢性期:由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反复发作迁延所致,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皮嵴隆起、皮沟加深),色素沉着或减退;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部位,常对称分布。
特殊类型湿疹:
-手部湿疹:占所有湿疹的30%,与接触洗涤剂、化学物质、金属等密切相关,表现为手掌、手指红斑、丘疹、脱屑,严重时水疱、皲裂,冬季加重。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头、乳晕及周围皮肤红斑、丘疹、渗出、结痂,可伴皲裂,易与Paget病混淆(需行组织病理检查鉴别)。
-外阴/肛周湿疹:因局部潮湿、摩擦及分泌物刺激诱发,表现为皮肤浸润增厚、苔藓样变,伴剧烈瘙痒,易因搔抓继发感染。
-钱币状湿疹:好发于四肢,表现为直径1-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红斑,上有密集丘疹、丘疱疹,境界较清,表面渗出或结痂,常因皮肤干燥诱发或加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主要根据病史(慢性反复发作)、典型临床表现(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瘙痒显著),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升高提示特应性背景;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接触性致敏原;皮肤活检可见表皮海绵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去除接触物后1-2周可消退。
-特应性皮炎:需符合Williams诊断标准(主要标准:瘙痒性皮肤病;次要标准:2岁前发病、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屈侧皮炎、皮肤干燥史),常伴血清IgE升高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银屑病:皮损为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无渗出倾向,常累及头皮及四肢伸侧。
-疥疮:由疥螨感染引起,好发于指缝、腕屈侧、下腹部等皮肤薄嫩处,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夜间剧痒,家庭或集体生活中常有类似患者,镜检可找到疥螨。
四、治疗原则与方案
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需遵循个体化、阶梯式原则,结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部位及依从性制定方案。
(一)基础治疗
1.皮肤屏障修复:每日使用保湿润肤剂(如含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脂质复合物)2-3次,急性期渗出较少时即可开始使用,慢性期需增加用量。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的刺激性护肤品。
2.避免诱因:记录“触发因素日记”,减少接触已知变应原(如尘螨者需定期高温清洗床上用品)、化学刺激物(如戴棉质手套防护洗涤剂);避免搔抓、热水烫洗(水温≤37℃)及过度清洁(每日洗澡1次,时间≤10分钟);保持环境湿度40%-60%,温度20-24℃。
(二)局部治疗
1.外用糖皮质激素(TCS):为各期湿疹的一线治疗,根据皮损部位、严重程度选择强度及剂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Unit 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数字描红1到10田字格字帖A4纸可直接打印.doc VIP
- [医院保洁服务方案] 医院保洁方案范本.pdf VIP
- Oerlikon Metco热喷涂技术简介.pdf
- 认知过程注意篇.pptx VIP
- 奥林巴斯E-PL7使用说明书.docx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五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ppt VIP
- 认知心理学-注意过程.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