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训练测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训练测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②段,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全篇写景范围。

B.一“衔”一“吞”,气势磅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写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C.第③段和第④段,分写岳阳楼的阴晴景象。这两段都传达出作者的心境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都写出波光明丽、水天一碧的景象。

D.第⑤段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语重情深,悲凉慷慨,读之令人感喟。

【答案】C

【知识点】内容理解与概括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C.第③段写的是阴雨天气下岳阳楼的景象,此时登楼之人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传达出悲伤的情绪;第④段描绘的是春和景明时的岳阳楼,登楼者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所以此项说“这两段都传达出作者的心境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都写出波光明丽、水天一碧的景象”是错误的。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穷达观”(穷:指不得志、处境困厄。达:指得志、显达)。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进一步阐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有人评论:范仲淹思想是对孟子“穷达观”的传承与突破。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选择“传承”或“突破”一方面作答)

【答案】2.(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3.示例:

传承:孟子“达则兼济天下”表达了在得志时要为天下人谋幸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把国家和百姓的忧乐放在首位,这是对孟子积极入世、造福天下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延续。

突破:孟子的“穷”与“达”是基于个人境遇的判断,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超越了个人境遇,不受得失、荣辱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孟子思想中提出“达”是济世的前提,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不论个人穷达,始终将天下责任置于首位,以天下忧乐为己任,展现出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更强烈的担当意识。

【知识点】山水游记类

【导语】这篇《岳阳楼记》节选展现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写景部分以工笔描绘洞庭春色与月夜,动静相生;议论部分通过对比“二者之为”,升华出超越个人得失的济世情怀。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浮,浮动;跃,跳动;璧,玉璧。

(2)予,我;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异,不同于;为,行为。

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与阅读看法。

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孟子的“穷达观”教导人在逆境中要保持积极心态,注重自我提升;在顺境中不骄傲,积极回馈社会。

范仲淹进一步阐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这既是对孟子“穷达观”的传承,又是一种突破。选择“传承”或“突破”一方面作答,合理即可。

示例一:传承。范仲淹的思想与孟子“穷达观”精神内核一致,是对孟子的传承。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强调士人在不同境遇下都应保持道德操守;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延续了孟子对士人道德的要求,同样主张超越个人得失,始终以天下为重。孟子提出“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者均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核心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更是直接继承了孟子“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示例二:范仲淹的思想是对孟子“穷达观”的突破。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根据境遇选择处世方式:困厄时修养自身,显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