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运用.docx

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运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运用

摘要:舜文化是人类社会由荒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永州地方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舜德文化中的道德精神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基因,发挥着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舜德文化所承载的核心道德观给高校思政育人提供了很大的价值空间。

关键词:舜德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与魂,将地方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政育人之中,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汲取其中的育人元素,对于高校思政育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永州舜德文化为核心,探索舜德文化在高校思政育人中运用的意义,提出舜德文化高校思政育人中运用的路径,以期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

一、舜德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舜帝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上古三皇五帝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以其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著称于世。舜帝德传四海、孝闻天下的民间故事不胜枚举。舜文化的核心在于“以德为先,重视教化”,其中舜德文化是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舜文化中所强调的道德与德行。舜德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代表,也是被誉为“虞帝过化之乡”的古城永州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舜德文化对湘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潇湘地区的民风形成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作用。时至今日,舜德文化的精神内核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社会治理、民风教化以及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承载的核心道德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层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二、舜德文化在高校思政育人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感恩父母的孝道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独立性,但同时也

很容易因观念不同与父母产生矛盾,引起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来自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作为舜德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孝”文化已经过时。大学生由于和父母在思想、行为方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不同,与父母之间缺少共同话题,他们会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落伍,而选择无视和远离父母,导致传统的亲情观念和感恩意识越来越淡漠。舜帝以孝著称于世。《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1]舜帝在后母“执政”的家庭环境里,宁愿受尽折磨,甚至舍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对父亲和后母尽孝道,对蛮横、不懂事的弟弟悌爱有加并以德报怨,他的目的是以孝去感化父母兄弟以求得家庭的和谐与团结。[2]将舜德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育人,开展孝道思想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受舜帝孝悌睦家故事的熏陶,培养大学生感恩父母的孝道观。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重义轻利的德行观

当代多数大学生的德行观整体上呈积极向上的态势,并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持认可态度,道德认知水平发展良好。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德行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方面出现知行不一的脱节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少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3]当前,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度高,因此大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呈现了较高水平。但不可避免的是,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无法转化为具体道德行动的问题。因此,在道德方面,他们的知与行存在矛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脱节。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对待义利关系上出现“利为先行”的道德选择。总体而言,大部分大学生能树立“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念。但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和利益主体性,决定了社会成员在认识和选择自己的道德原则时,必然与自己所处的生产关系的地位及利益追求相联系”[4]。因此,受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日益显著。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在具体行为上表现出对个体利益的过分追求,在道德选择和行为表现上呈现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以物质享受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取向。

舜帝年轻时,在生产生活中勤勉善良,为周围人树立了榜样。《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5]他在历山耕作,与人相处时谦逊宽容,仁爱宽厚,并将肥沃的土地让予他人;在雷泽捕鱼时,将自己经营得好的渔场让给他人;在河边制作陶器时,制陶技艺超群,但从不粗制滥造或造假欺骗。将舜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可以使学生受舜帝高尚德行故事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重义轻利”的德行观。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人际和谐的社会观

受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特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