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于匠心课堂见智慧,于趣味互动育童心——2025秋统编版二上《曹冲称象》评课稿
今天有幸走进XX老师的课堂,观摩她执教的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整堂课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思维探险,从始至终都洋溢着童真与智慧,既扎实落实了语文要素,又巧妙呵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接下来,我想从教学姿态、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七个方面,和大家好好聊聊这堂课的精彩之处。
教学姿态:亲和如春风,示范见初心
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专注力全靠老师“拉着走”,而XX老师的教学姿态,简直就是吸引孩子的“磁石”,从头到尾都让人觉得温暖又专业。
从上课铃响的那一刻起,她脸上就挂着那种特别真诚的微笑,不是刻意挤出来的,是看着孩子们就自然流露的亲切感。站姿特别舒服,挺拔却不僵硬,走动的时候脚步轻轻的,生怕打扰到思考的孩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俯身交流”——提问时走到孩子身边,半蹲着和孩子对视;有个小姑娘回答问题声音小,她不是让孩子“大点声”,而是轻轻俯下身,耳朵凑过去说“老师想听清楚你的好想法”,说完还悄悄竖了个大拇指。这姿势里藏着的全是对孩子的尊重,一下子就把课堂的“安全感”拉满了。
指导写字的时候更见功力。写“秤”字时,她特意站到讲台侧面,让全班都能看清板书角度,握笔的手腕姿势、下笔的轻重缓急,都展示得明明白白。巡视的时候发现有孩子把“象”的撇写歪了,她不是直接改,而是从背后轻轻扶住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写,嘴里还轻声念叨“象鼻子要翘起来才可爱哦”。这种手把手的示范,既没伤孩子的自尊心,又把写字的规矩教透了。
整堂课她都保持着饱满的热情,讲到曹冲想办法时眼里闪着光,看到孩子实验成功时比自己得奖还高兴。低年级孩子最会模仿,老师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样子,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难怪孩子们整节课都坐得笔直,眼睛里全是光。
教学语言:精准又生动,句句润童心
二年级孩子认知简单,老师的话能不能听懂、爱不爱听,直接决定课堂效率。XX老师的语言功底,真的让人佩服,简直是为低年级课堂量身定做的。
首先是精准得让人叫绝。讲“自然段”的时候,她没说半句术语,拿着课本指给孩子看:“你们瞧,这篇课文每一段前面都空了两个小格子,就像给每段话留了个小座位,有小座位的就是自然段啦!”一句话就讲透了,连最调皮的小男孩都点点头。分析“到底”这个词时更巧妙,先读“大象有多重呢?”,再读“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然后问孩子:“听出不一样了吗?第二个问句就像小朋友追着妈妈问‘到底什么时候能吃冰淇淋’,那种急着要答案的感觉,就是‘到底’的意思!”这么一说,孩子立马就懂了。
再说说生动性,简直把语言变成了“动画片”。讲大象外形时,她张开胳膊比划:“大象身子像一堵墙,咱们张开手都够不着边;腿像四根柱子,比咱们的小桌子还粗!”边说边跺脚,孩子们跟着笑,一下子就记住了比喻句。教生字的时候更有趣,把“杆”和“柱”说成“木头兄弟”,说“秤”和“称”是“粮食好朋友”,还编了口诀:“要称粮食,用秤最公平”。孩子们跟着念的时候,嘴角都咧到耳根了,哪还觉得识字枯燥啊。
最难得的是激励语言从不重样。回答对步骤的孩子,她夸“你比小曹冲还会梳理思路”;识字有妙招的孩子,她赞“这个记字方法太妙了,老师都要学一学”;连说得不完整的孩子,她都能找到亮点:“你说到了‘装石头’,这可是关键步骤!要是能加上‘先’‘再’就更清楚啦,再试试?”就这样,整堂课孩子们都被夸得劲头十足,小手举得越来越高。
教学目标:定位准又实,三维齐落地
好的课堂得有清晰的目标引领,XX老师这堂课的目标设定,简直是“贴着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走”,既不偏也不飘,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全都落到了实处。
知识目标抓得“准”。生字教学瞄准了“称、秤、杆、柱”这些易混字,重点讲清了字形区别和用法;朗读训练聚焦“到底”“才”等关键词,通过对比读、分组读,让孩子体会语气变化。这些都是课文的核心知识点,没有贪多求全,却个个教扎实了。比如“才”字,她结合“曹冲才七岁”这句话,让孩子对比“我才上二年级”“妈妈才下班”,一下子就懂了“才”是“年纪小、时间短”的意思,连拓展造句都水到渠成。
能力目标练得“实”。课后题里的“排序说过程”是重点,她没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找动词、加顺序词、看图片复述,一步步教会孩子“有条理说话”。从“赶象上船”到“称石头重量”,孩子们从只会说单个词,到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能力提升看得见摸得着。还有动手实验环节,让孩子边做边说步骤,既练了动手能力,又强化了语言表达,一举两得。
情感目标融得“巧”。没有空洞地喊“要爱动脑筋”的口号,而是通过对比官员和曹冲的办法,让孩子自己说“曹冲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