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输电线路施工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报告
一、辨识基础信息
项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kV输电线路工程(如110kV城郊输电线路)
施工阶段
□线路勘察设计阶段□基础施工阶段□杆塔组立阶段□导线架设阶段□验收调试阶段
辨识范围
输电线路沿线施工区域(含基础开挖区、杆塔组立区、导线牵引区、临时材料堆放区)及周边50m范围
辨识人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班组组长、监理工程师(若有)
辨识日期
2025年____月____日
依据文件
1.《建设工程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T5009.2)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二、施工环境因素辨识
(一)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的自然条件)
环境因素类别
具体表现
可能影响
辨识方法
管控建议
气象条件
1.大风(风力≥6级)2.暴雨(日降雨量≥50mm)3.高温(日最高温≥35℃)4.低温(日最低温≤-5℃)5.雷电天气
1.大风导致杆塔倾倒、导线舞动2.暴雨引发基坑坍塌、山洪冲刷基础3.高温引发人员中暑、设备过热4.低温导致混凝土冻伤、机械故障5.雷电击伤人员、损坏电气设备
1.查阅项目所在地近3年气象数据2.施工期间每日关注天气预报3.现场设置气象监测仪(风速计、温度计)
1.大风/暴雨/雷电天气停止露天作业,加固临时设施2.高温时段调整作业时间(避开11:00-15:00),配备防暑药品3.低温施工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覆盖土工布+电热毯),机械启动前预热
地质条件
1.软土地基(承载力≤100kPa)2.岩石地层(硬度≥50MPa)3.滑坡/崩塌隐患区4.地下水位较高(埋深≤1m)
1.软土地基导致基础沉降、杆塔倾斜2.岩石地层增加基础开挖难度,易引发边坡坍塌3.滑坡区施工诱发地质灾害4.地下水位高导致基坑积水、涌砂
1.查看项目地质勘察报告2.基础开挖前现场钻探取样3.联合地质专家评估滑坡风险
1.软土地基采用换填级配砂石(压实系数≥0.95)或打桩加固2.岩石地层采用控制爆破(需办理爆破许可),开挖后及时支护3.滑坡区避开雨季施工,设置截水沟、抗滑桩4.基坑积水采用井点降水,配备抽水泵
地形条件
1.山地陡坡(坡度≥30°)2.跨越河流/湖泊(跨度≥50m)3.跨越公路/铁路(车流量≥100辆/小时)4.林区(树木高度接近导线设计高度)
1.山地陡坡导致人员坠落、设备滚落2.跨越水域施工时人员溺水、设备沉没3.跨越交通线时导线坠落影响交通4.林区树木触碰导线引发短路
1.现场踏勘测量地形参数2.无人机航拍线路沿线地形3.统计跨越点交通流量、树木高度
1.山地陡坡设置防滑梯、安全绳,设备运输采用索道2.跨越水域使用冲锋舟、水上作业平台,人员穿救生衣3.跨越交通线设置临时封路标识,派专人疏导交通4.林区提前砍伐超高树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
(二)周边环境因素(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反作用)
环境因素类别
具体表现
可能影响
辨识方法
管控建议
生态环境
1.施工区域涉及耕地/林地2.沿线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3.基础开挖破坏表层土壤
1.占用耕地导致农作物减产2.惊扰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3.土壤流失引发水土流失
1.现场核对土地性质(查阅国土部门资料)2.咨询当地林业部门了解生态敏感区分布
1.耕地施工后及时复垦,恢复种植条件2.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如繁殖期)施工3.表层土壤单独堆放,施工后回填
居民区环境
1.杆塔位于居民区周边(距离≤30m)2.导线跨越居民房屋(垂直距离≤7m)
1.施工噪声(如打桩、组塔)影响居民生活2.导线对房屋安全距离不足,存在触电风险3.施工扬尘污染居民环境
1.现场测量杆塔与居民区距离2.调查居民对施工的反馈意见3.监测施工噪声(昼间≤70dB,夜间≤55dB)
1.噪声设备设置隔声屏障,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2.调整杆塔位置,确保导线与房屋安全距离达标3.施工现场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
公共设施环境
1.施工区域地下有燃气管/输油管(埋深≤1.5m)2.沿线有通信光缆、市政管网3.靠近变电站/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
1.基础开挖损坏地下管线,引发燃气泄漏、油品泄漏2.破坏通信光缆导致信号中断3.施工火花引发易燃易爆场所火灾爆炸
1.联系市政、燃气、通信部门提供管线图纸2.现场采用管线探测仪定位3.测量施工区域与易燃易爆场所距离
1.地下管线周边采用人工开挖,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