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文言文翻译与理解.docxVIP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文言文翻译与理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文言文翻译与理解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2.《手指》这篇短文,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用处,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个体。

3.“________,________。素琴无弦,松风为弦。”这句诗描绘了一种________的意境,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4.翩翩公子,指代的是________的人。杨氏子的应对,展现了其________的智慧。

5.《童趣》中,作者从童年时观察虫蚁、神游山林的趣事,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力。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父曰:“此是君家果。”

“果”:

2.忽有飞虫,止于草叶。

“止”:

3.方出神,一癞蛤蟆,方跃向草叶。

“方”:

4.必有神游其间。

“必”:

5.指之,作画焉。

“焉”: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客曰:“今诸君当吾前,敢死否?”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惊起视之,一虫尽为所吞。

4.问之,乃是一树指。

5.仰面观之,以为东楼之角也。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人善射,于家射园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当是时,一人之身,百人特之,是皆以智说吾也。夫以智说人,人尽智矣。人尽智,则无以为治,无治则乱。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藏”:

“烹”:

(2)“是皆以智说吾也。”

“智”:

(3)“万物作焉而不辞。”

“作”:

“辞”:

(4)“功成而弗居。”

“弗”:

“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人之身,百人特之。

(2)万物作焉而不辞。

3.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

五、简答

1.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

2.读了《手指》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业精于勤,荒于嬉

2.外形,性格,姿态

3.空山,寂寂,恬淡

4.举止文雅,聪明伶俐

5.富有,奇特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果”:

果:这里指果实,也暗指杨氏家的水果。

2.“止”:

止:停止,停留。

3.“方”:

方:正要,刚刚。

4.“必”:

必:一定,肯定。

5.“焉”:

焉:于此,在那里。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客人(或:有客人)说:“现在各位在我面前,(你们)敢死吗?”

解析思路:翻译时注意“敢死”在古代语境下常指“接受死刑”或“冒死”,结合“当吾前”的语境,翻译为“在我面前”更符合情景。“诸君”意为各位、大家。

2.(他/他们)中午没到,(这就是)没有信用;(他对)孩子的父亲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解析思路:翻译时需准确理解“是”字在句中的判断语气。“则”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是”。“对子骂父”指对着孩子的父亲骂他的父亲,点明其无礼行为。

3.(我)惊醒(或:猛地醒来)看,(发现)一只虫子已经被(那)蛤蟆完全吞掉了。

解析思路:“惊起”译为“惊醒”或“猛地醒来”均可。“视之”译为“看”。“尽为所吞”是被动句,“尽”表示完全,“为所吞”是被动结构,译为“被……完全吞掉了”。

4.(我)询问(或:打听)它,(才知道)原来(它)是一棵手指形状的树。

解析思路:“问之”译为“询问”或“打听”。“乃”表示“是”,“是”在此指“一棵手指形状的树”,“一树指”需要意译出来。

5.(我)抬头看,(那东西)好像(是)东边楼房的角楼。

解析思路:“仰面观之”译为“抬头看”。“以为”译为“觉得”或“好像”。“东楼之角”直译为“东边楼房的角楼”。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藏”:

藏:隐藏,收藏。

“烹”:

烹:烹调,这里指杀害。

(2)“是皆以智说吾也。

文档评论(0)

zhuimengvip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高新区追梦信息技术咨询中心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101MA0GHP2K9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