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1.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条距今约5000年的拦洪坝遗迹,其夯筑技术之精密被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坝”。该发现最能佐证

A.长江下游已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B.黄河流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

C.史前稻作农业已经普及全国

D.大禹治水传说确有真实历史背景

2.西周初年,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将同姓贵族分封至东方要地。这一制度产生的最直接后果是

A.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疆域迅速扩大

B.宗法血缘与政治权力首次结合

C.铁制农具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

D.天子与诸侯间出现郡县隶属关系

3.《睡虎地秦简·田律》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材料反映秦律

A.鼓励私人垦荒以增赋税

B.已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

C.严刑峻法导致农民起义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并徙民实边。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A.切断匈奴与羌人联系,保障丝绸之路

B.推广郡县制于西域各国

C.为推行盐铁官营提供劳动力

D.镇压七国之乱残余势力

5.南朝《宋书》描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与汉代的“楚越之地,地广人稀”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A.北方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

D.江南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6.唐初,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后主持译经;与此同时,景教、摩尼教也相继传入长安。这体现了唐朝

A.三教合流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B.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C.科举取士以佛经为考试内容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控制

7.北宋汴京“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该现象出现的主要技术条件是

A.曲辕犁普及提高蔬菜产量

B.煤的广泛使用推动夜市繁荣

C.占城稻引种增加粮食剩余

D.交子出现便利大宗商品贸易

8.《元史·百官志》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材料表明元朝

A.首次将西藏纳入中央行政体系

B.废除行省制改设宣慰司

C.以八思巴字统一全国文字

D.实行四等人制分化各族

9.明万历年间,李贽公开质疑“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被统治者下狱致死。其思想遭遇的根本原因是

A.挑战了理学独尊地位

B.鼓吹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C.倡导经世致用,批评八股取士

D.支持东林党干预朝政

10.康熙帝在紫禁城设“军机处”,拟写谕旨“跪受笔录,密不虚传”。这一机构的设置

A.标志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B.导致相权与皇权并立

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推动地方督抚分权制衡

11.1843年,《虎门条约》规定“英商归英国自理”,首开“治外法权”恶例。该条款直接破坏了中国

A.关税自主权

B.司法主权

C.内河航行权

D.领土主权

12.1861年,曾国藩奏称:“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为此,他随后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京师同文馆

13.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强调“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该诏书

A.标志维新思潮兴起

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推动京师大学堂开办

D.宣告清末新政启动

14.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其直接目的在于

A.限制袁世凯权力

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实现平均地权

D.推动国共合作

15.1919年5月5日,上海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出现“三罢”斗争。与五四运动爆发最密切的国际背景是

A.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山东权益

B.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独霸

C.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凡尔赛体系确立欧洲新秩序

16.1935年,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策调整主要基于

A.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

B.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全面爆发

17.1947年,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该政策

A.奠定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B.迅速扩大人民解放军

文档评论(0)

139****4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