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静疗案例题(带答案)
患者王某,女,56岁,身高162cm,体重68kg,BMI25.8kg/m2。因“右乳腺癌术后2年,发现肺转移1月”于2025年3月12日收入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8年(空腹血糖控制5.8-7.2mmol/L),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血压控制130-145/80-90mmHg),否认药物过敏史。本次入院拟行多周期化疗(方案: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m2d1+环磷酰胺600mg/m2d1,每21天重复)。
案例经过
3月15日,责任护士李某完成静脉治疗评估:患者双侧上肢皮肤完整,无手术瘢痕;右侧乳腺癌术后右侧上肢淋巴水肿(臂围较左侧粗3cm),左侧上肢静脉条件:贵要静脉直径3.2mm(肘下10cm处),头静脉直径2.8mm,肘正中静脉直径3.0mm,静脉弹性可,无静脉炎及血栓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2×10?/L,PLT220×10?/L),D-二聚体0.35mg/L(正常参考值<0.5mg/L),凝血功能(PT12.5s,APTT32.0s),空腹血糖6.8mmol/L;患者化疗周期≥4次,需长期静脉治疗。经静疗小组会诊,建议选择左侧上肢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MST)置入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长度55cm),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月16日9:00,静疗专科护士张某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置入PICC,穿刺点选择左侧肘下3cm贵要静脉,穿刺过程顺利,导管尖端经X线定位至T8-T9水平(上腔静脉中下1/3处),置管后穿刺点覆盖透明敷贴(含银离子抗菌层),记录导管外露长度5cm,臂围28cm(左侧肘下10cm)。患者主诉穿刺处轻微胀痛(NRS评分2分),无其他不适。
3月18日10:00,责任护士李某进行PICC维护时发现: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范围3cm×3cm),局部皮温升高,触痛明显(NRS评分4分),敷贴下可见少量黄色渗液;导管外露部分无松动,回血顺畅;患者主诉近2日穿刺侧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无发热(体温36.8℃),无寒战。急查血常规:WBC7.8×10?/L,中性粒细胞比例72%;C反应蛋白(CRP)15mg/L(正常参考值<10mg/L);取穿刺点渗液行细菌培养(需氧+厌氧)。
3月19日8:00,患者主诉穿刺侧上肢肿胀加重(肘下10cm臂围增至31cm),皮肤呈暗红色,皮温显著升高(与对侧相比温差2.5℃),沿导管走行方向可触及条索状硬结(长度约10cm),NRS疼痛评分6分;体温37.8℃,心率92次/分;复查D-二聚体0.85mg/L,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贵要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充填(管腔狭窄约50%),血流信号减弱,符合血栓形成表现;渗液细菌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
案例问题
1.该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了哪些并发症?请列出诊断依据。
2.针对3月18日的临床表现,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3.3月19日确诊血栓形成后,需联合哪些学科进行多学科干预?具体处理方案是什么?
4.结合该案例,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高风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答案解析
问题1:并发症及诊断依据
该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以下并发症:
(1)局部感染(导管相关皮肤感染):依据为穿刺点周围红肿(范围>2cm)、渗液(黄色)、触痛,伴CRP升高(15mg/L),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023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定义:穿刺点局部有红肿、渗液等炎症表现,或细菌培养阳性,无全身感染症状为局部感染)。
(2)机械性静脉炎合并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栓,CRT):依据为置管后3天出现沿导管走行的条索状硬结、上肢肿胀(臂围增加3cm)、皮肤暗红及皮温升高;超声提示静脉管腔狭窄伴血流信号减弱,D-二聚体升高(0.85mg/L>0.5mg/L);结合静脉炎分级标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2023版:Ⅲ级静脉炎表现为条索状硬结,长度>2.5cm,伴发热或严重疼痛)。
问题2:3月18日的护理措施
(1)局部处理:
-立即停止在该导管进行输液(包括冲封管),避免血栓脱落或感染扩散;
-拆除原有敷贴,用0.5%聚维酮碘(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3遍(直径≥15cm),待干后更换含银离子的抗菌敷贴(覆盖范围超过红肿区域2cm),标注更换时间;
-取渗液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棉签旋转擦拭穿刺点及周围皮肤,避免污染样本。
(2)症状管理:
-疼痛管理:评估NRS评分4分,给予非药物干预(穿刺侧上肢制动,抬高30°促进血液回流;冷敷(48小时内)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