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戊戌变法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VIP

2.6+戊戌变法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导入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1.知道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表现,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运用史料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影响,认识到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01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时,我和哥哥痛哭不止。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2)《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1)甲午战败后,民族意识觉醒清政府俄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英国(3)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拉开公车上书的序幕1.公车上书的背景

康有为(1858-1927)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封建专制政体,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维新派wéixīnpài【释义】梁启超(1873-1929)严复(1854—1921)谭嗣同(1865-1898)

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申报》1895年5月10日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请提取《申报》所提及的历史事件的信息。公车在汉代是指用公家车马送考试的人,此刻的公车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领导人内容结果拒和迁都变法未能上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游历,对西方式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因受中法战争战败刺激,第一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项主张。1891年正式在广州收徒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人物扫描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颖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慕名拜访康有为。他自认为对经文诗词颇有所知,康有为却指出那些都是无用之学,并向他讲解变法救国的道理。梁启超听完大为震撼,于是拜康有为做老师,后来成为维新运动的骨干。人物扫描梁启超(1873—1929)

维新运动的开展02

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兴儒会瑞安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蜀学会成都励学斋三原组织学会其中影响较大的报刊有上海《时务报》和天津《国闻报》创办报刊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闻报》于1897年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并大量介绍国外情况,戊戌变法时期及时报道了“百日维新”,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是当时北方最有影响的报刊。《时务报》于1896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主笔,是第一本由中国人创办的杂志。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域外报译等栏目,由于议论新颖,文字通俗,数月之内,销行万余份,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根据材料,分析他们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有何影响?“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严复《国闻报》维新派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变法图强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严复《国闻报》材料研读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梁启超(1873—1929)在变官制

严复(1854—1921)人物扫描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天演论》书影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