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之乎者也焉矣哉,用得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义和用法代入原文语境中去验证。
比如,“以”作介词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遇到文言语句中的“以”作介词时,就可把这几个义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在近年高考全国卷中,文言虚词一直没有单独考查,往往是融合到翻译题和断句题中隐性考查。所以应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高解题的效率。
(一)特殊标志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
解析: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乃”“也”表判断。并且是固定句式,“所以”为固定句式的标志,可译为“……的原因”。
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译文:武侯回答说:“讲得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
(二)代入检验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不与市中儿嬉敖”和“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两句,判断“与”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赤壁赋》,句中的“与”连接了“水”和“月”,是连词,译为“和”,把这个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结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与”是介词,译为“跟”。
(三)语气分析法
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可以推断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下各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不同,因而意义也各不相同。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其”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四)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中的“利”“便”也处于对应位置,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新课标二卷文学类文本品读《社戏》.docx
- 2025-2026学年度高三年第一次阶段考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作文讲评: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蓄势”与“青年追理想”的关联如何(审题+解题+立意+范文).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快与慢.docx
- 202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主题整理:我的青春,我做主(附范文).docx
-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学情诊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河南天一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古诗鉴赏详解: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docx
-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西省赣州市部分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