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doc

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6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班级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说·家国之梦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学校公众号推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推文,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下列留言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甜橙盟主:祖国以锐不可挡(dāng)之势蓬勃发展,愿她的未来熠(yì)熠生辉,愿祖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绽放无尽光芒!

B.奶糖蹦蹦跳:祖国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庇(pì)佑着我们。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绍华(sháo)。

C.热血战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舵(duò)手,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血(xuě)雨腥风,在岁月长河中砥砺前行。

D.灵珠敖丙:愿祖国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充满着簇(cù)新的希望,永葆(bǎo)青春荣光。

下面是一位同学演讲稿的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______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④我们要目标坚定、______,不因一时一事而______,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⑤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⑥______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砥砺前行,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2.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建立处变不惊疑惑只要

B.树立宠辱不惊困惑只要

C.建立宠辱不惊疑惑只有

D.树立处变不惊困惑只有

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需要”“意味”是动词,“因”“将”是介词。

B.“志存高远”与“好高骛远”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C.句②是递进关系复句,句⑤是并列关系复句。

D.“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这句话没有语病。

4.为了更好地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追梦力量,融入中国梦的时代浪潮,班级开展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活动。(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战国时期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指符节,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红岩》中,江雪琴为党做了大量工作——与成岗商量《挺进报》的印刷问题,与华为同行运送山里急需的药品……后因甫志高叛变不幸被捕。

D.“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春水》中的这首诗阐释了成功的奥秘。

(2)班级打算以“读过的书铺垫脚下的路”为主题,创建班级图书角,并摆放名著。小语推荐了《简·爱》《西游记》《艾青诗选》。请你从这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帮小语写一则推荐语。(3分)

5.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高尚品格,班级组织了古诗文诵读大赛,请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3)____________________,因人常热。(秋瑾《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秋风乍起,北雁南飞,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秋季边塞的萧瑟荒凉。

活动二:品·家国之思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古人的家国情怀藏在隽永的文字之中,阅读下面古诗文,感受经典作品的深厚意蕴。

(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题。(3分)

【注释】①蜡屐: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②筇: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竹子,常用以制作手杖,即名“筇杖”。③帘纤:形容雨丝细密。④菱唱:即菱歌,采菱女子所唱的歌谣。

6.下面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词处处扣“醉”字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

B.乙词写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C.甲词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乙词通过生活细节描写乡居生活。

D.两首词同为“破阵子”的词牌名,两位作者所处的朝代都是宋代,但是词中所体现的词人的形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