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仙”。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好饮酒作诗,一生漫游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诗作风格豪放飘逸且意境奇妙。
著有《李太白全集》代表作品有《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年轻时初离蜀地时所作。当时的唐朝社会繁
荣,文人多外出游历以寻求仕途发展。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抱负和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此诗便写于他从清溪出发,前往渝州的途中。
杜甫《江月》《月三首》、苏轼《送张嘉州》、陆游《月岩》等作品都有明显的受到李白《峨眉山月歌》影响的痕迹。;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其格律严密,
每句诗由七个字组成,全篇共四句。它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意境深远的特点,要求诗句在平仄、押韵等方面遵循一定规则,讲究起承转合,能以简洁文字表达丰富情感。;
文学常识
峨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平羌江,即青衣江,在乐山汇入岷江。三峡,指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渝州,今重庆一带。;
朗读诗歌
要求:
(1)认真听本文的音频,注意听语句的节奏、停顿和重低音;
(2)采用七言诗“二、二、三”基础节奏,地名需强调,突出空间转换。
(3)感受诗人情感。
都;
李白
éméi
峨眉/山月/半轮秋,
qiāng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yú
思君/不见/下/渝州。;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
的水面倒映着月影,仿佛在随着江水流动。;
理解诗意往,到……去,通常指由
犍为峨眉山附近。上游往下游。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渝州。
出发。今重庆一带。;
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峨
眉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的
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描绘出一幅月映清江的千里行旅图。;
“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既描绘出月映清江又随江水流
去,陪伴诗人远行的美景,又点明秋
夜行船之事,山、月、水等景象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对外出游历的憧憬与喜悦,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
情。;
记叙了诗人从清溪驿连夜出发
驶向三峡的情形,既表现了诗人的行踪,又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
的思念之情。;
4.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连用五个地名的作用。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
渝州。
五个地名连用,展造成空间迅速
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
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1.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同意。“月”的形象贯串全诗,且意蕴丰富:“月”在
这首诗中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情感的载体和象征。
它贯穿了诗歌的前三句,仿佛一直追随着诗人,代表着
他与故乡最后的、也是最深刻的连接。山月与人万里相随,
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念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令人陶醉。;
2.这首诗是如何借助“月”这一意象来串联全篇的?请结合
诗句具体分析。
全诗以“峨眉山月”开篇,以“影入江水”延续月之形
象,虽然后文不再直接写月,但诗人夜行江上,月光始终相
伴,无形中成为旅途的见证者。最后“思君不见”也可联想
为月下思念,月成了连接空间与情感的纽带。整首诗因“月”而起,因“月”而情,意象贯穿始终,结构紧凑,意境统一。;
合作探究
3.“夜发清溪向三峡”中的“发”字能否换成“离”或
“出”?为什么?
不能。“发”字强调的是启程、出发的动作,带有方
向性和目的性,与“向三峡”形成呼应,突出行程的动态过程。“离”侧重告别,“出”侧重位置变化,都不如
“发”字准确传达出夜间启航、奔赴远方的意味。;
4.李白一生爱月,月是其诗歌中的重要意象。《静夜思》中的“月”和本诗中的“月”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静夜思》中的月:是静态的、普照天下的明月,诗人是“举头”仰望,思绪飞回遥远的故乡,抒发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情感直接而浓烈。②《峨眉山月歌》中的月:
是动态的、有地域属性的,它从一开始就与诗人同行,是
故乡与友人的化身。思念是因“不见”而生,情感更为含蓄、复杂。;
合作探究
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对“月”与“思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静女》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1).pptx
- 《饮酒》与《野望》对比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13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数学〗平均数与方差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箱线图+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数学〗为什么要证明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语文〗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语文〗第19课《中国石拱桥》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三单元《测量长度(一)》第四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