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引言:从晨读的阳光说起演讲人
目录实践活动设计:从课堂到生活的科学工具箱地球的运动:与太阳共舞的双重奏——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太阳:地球的能量之源——从基础认知到现象观察引言:从晨读的阳光说起总结:在实践中理解生命共同体54321
2025小学科学太阳与地球的实践课件
01引言:从晨读的阳光说起
引言:从晨读的阳光说起清晨走进教室,窗台上的绿萝正舒展着叶片,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一道金色的光斑。这是我带五年级科学课的第7个年头,每到太阳与地球单元,总有孩子指着窗外问:老师,为什么早上的太阳是红色的?为什么冬天的太阳晒起来没夏天热?这些充满童真的问题,正是打开宇宙认知之门的钥匙。今天,我们将以实践为纽带,让抽象的天文知识变成可触摸、可观察、可记录的科学探究,在动手动脑中理解太阳与地球的亲密关系。
02太阳:地球的能量之源——从基础认知到现象观察
1太阳的身份档案要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首先要建立对太阳的基本认知。我常让学生先画我心中的太阳,孩子们的画里有圆鼓鼓的黄球、四射的光芒,还有可爱的笑脸——这些都是直观但不完整的认知。我们需要用科学数据修正想象:基本参数:太阳直径约139.2万公里(相当于109个地球并排),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这个距离被定义为1个天文单位,光需要8分20秒才能到达)结构分层:核心区(核聚变发生地,温度约1500万℃)、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色球层(日全食时可见玫瑰色层)、日冕层(延伸数百万公里的稀薄大气)
1太阳的身份档案活动标记:黑子(温度较低的区域,周期约11年)、耀斑(突然增亮的能量爆发)、日珥(从色球层向日冕延伸的等离子体喷发)
去年带学生用投影法观察太阳黑子时,小宇举着画满圆圈的记录纸问:这些黑斑会影响地球吗?我顺势展示了1859年卡林顿事件——超强太阳耀斑导致全球电报系统瘫痪的案例,孩子们瞬间意识到:太阳不是静止的大火球,而是活跃的能量源。
2太阳对地球的能量馈赠1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3亿亿吨标准煤燃烧,其中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2光热循环:通过太阳→植物→动物→人类的食物链传递能量;驱动大气环流(风)、水循环(蒸发-降水)3昼夜与四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与黄赤交角共同作用形成四季(这部分将在第三章节重点实践验证)4能源基础: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本质是古生物固定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均源于太阳辐射5记得有次课间,小美指着校园里的太阳能路灯说:原来它和我们吃的米饭用的是同一种能量!这种认知联结,正是科学教育最动人的瞬间。
03地球的运动:与太阳共舞的双重奏——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
1自转:昼夜交替的幕后推手为了让地球自转从课本上的动画变成可感知的现象,我们设计了三层次实践链:
微观模拟:用地球仪(北极贴红色贴纸)和手电筒模拟:关闭教室灯,手电筒固定代表太阳,匀速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观察红色贴纸从昼到夜的变化。学生发现: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为后续公转学习埋伏笔)
宏观观测:组织影子追踪活动:连续3天同一时间(如上午10点)在操场固定位置立1米高的竹竿,用粉笔标记影子末端。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影子长度几乎不变(因自转周期24小时,同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相同),但方向会随地球自转而缓慢西移
生活印证:收集时差案例:视频连线在新疆的手拉手学校(北京19点天黑时,乌鲁木齐还是夕阳),分析国际航班时刻表(从北京飞纽约为何需要13小时却跨越12个时区)
小航在观察日记里写道:原来我每天看到的日出日落,不是太阳在动,是我们的地球在转圈圈呀!这种认知颠覆,正是科学探究的魅力。
2公转:四季轮回的密码本如果说自转是每日必修课,公转则是年度大剧。为突破四季是距离远近导致的前概念,我们设计了三维度实践方案:
模型建构:用泡沫球(地球)、铁丝(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台灯(太阳)搭建公转模型。学生分组操作:保持地轴指向不变,让地球绕太阳逆时针转动,观察南北半球被照亮的面积变化。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夏至),孩子们举着温度计发现模拟北回归线区域温度明显更高
数据采集:布置太阳高度角测量长期任务:从秋分开始,每月15日12点(正午)用自制测角仪(量角器+垂线+标杆)测量太阳高度角。记录表格显示:北京地区从9月的50逐渐降到12月的26,再回升到次年3月的47,完美呈现高度角→热量→季节的关联
2公转:四季轮回的密码本物候印证:结合校园植物观察:记录银杏叶变黄(10月)、腊梅开放(1月)、月季盛花期(5月)的时间,与太阳直射点移动(3月21日赤道→6月22日北回归线→9月23日赤道→12月22日南回归线)对照,孩子们发现:植物生长节奏与太阳辐射变化高度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四川绵阳游仙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年四川省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docx VIP
- 考研英语二作文模板(最新版).docx VIP
- 项目资金使用分配及封闭管理措施.docx VIP
- DNA测序技术.ppt VIP
- 儒特 纳米农药加工设备及工艺.pptx VIP
-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 任务驱动模式 徐铁 任务2-3新.ppt VIP
-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