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皖江溯源:夏商时期皖西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图景
一、区域地理与文化背景:文明孕育的山水舞台
(一)皖西南地理单元的考古学意义
皖西南,这片位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带的区域,宛如一座天然的历史文化宝库,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记忆。它以皖河、潜水流域为核心,构建出“山水相间、台墩密布”的独特地理格局,这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地理位置上看,皖西南处于长江中游与下游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位置。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之一,不仅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桥梁。皖西南恰好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中间地带,使得它能够充分吸收来自两个区域的文化精华,成为文化融合的前沿阵地。无论是中游地区的古朴厚重,还是下游地区的细腻灵动,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里还是中原文明向南渗透的关键节点。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文化影响力辐射广泛。皖西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原文明向南传播的必经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文化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通过皖西南逐渐传播到南方地区,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独特的地貌条件,为夏商时期的人类定居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山水相间的地形,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山区的森林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建筑材料和燃料,而平原地区的肥沃土壤则适宜农业生产。河流的存在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众多的台墩则为人类的居住和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场所,使得人类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山水相依的环境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地区的人们沿着河流和山脉迁徙、交流,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皖西南这片土地上,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融合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交融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为夏商时期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核心遗址的考古发现:解密时空的文化密码
(一)怀宁琚新屋遗址:商周陶器谱系的完整建构
在皖西南的考古历程中,怀宁琚新屋遗址的发现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2021年,因无岳高速(桐岳段)穿越该遗址,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片位于怀宁县马庙镇育儿村的台墩型遗址,就此揭开神秘面纱。
此次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在现台墩东部约850平方米的范围内,完整揭露了一处圆形台墩。这里的考古发现极为丰富,共发掘出商周时期灰坑60个、房址10座,以及战国晚期至西汉墓葬32座。出土陶片超过150袋,经过初步清理,可修复的商周时期陶器约200件,陶器标本不少于2000件,各类玉、铜、石、陶质小件文物100多件,成为皖南、赣北、鄂东相关地区单一商周遗址出土陶器数量最丰富的一处,也是皖西南地区目前已知出土材料最为丰富的商周时期遗址。
遗址出土的商周陶器,年代涵盖殷墟三四期、西周早期、中期、晚期、春秋早期、中期,构建起一个以平裆尖锥足鬲为核心炊器的独立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的年代序列完整而清晰,填补了皖西南商周文化发展序列的空白,为皖江地域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构提供了关键支撑,也极大地补充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琚新屋遗址在晚商和西周时期均发现少量铸铜遗存。其中,首次发现相当于殷墟时期的炉壁、陶范、炼渣等遗物,这些发现犹如一把钥匙,为解开晚商时期南方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从坩埚的构造到材料选择,都与中原商文化存在明显差别,这表明南方晚商时期青铜文化有着独特的发展路径,拥有与中原商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潜山薛家岗遗址:从新石器到夏商的文明延续
潜山薛家岗遗址,作为安徽首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代表,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文明记忆。它位于潜山市王河镇薛家岗村,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整个土岗自西向东伸向潜水,宛如一条长龙探水,因此也被俗称为“龙山”。
薛家岗遗址的文化堆积十分丰富,地层序列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清晰地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其夏商时期遗存叠压于新石器文化层之上,这种独特的地层关系,为研究从史前到夏商时期的文化演变提供了直观而宝贵的资料。
在出土器物方面,薛家岗遗址夏商时期的遗物独具特色。陶器以质地致密的黑陶为主,这些黑陶不仅质地坚硬,而且纹饰精美,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几何图案与神秘的人物图像,展现出多元的艺术风格。几何图案的简洁与规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秩序和美的追求;而人物图像则仿佛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青铜器的出土更是令人瞩目,其形制既融合了中原礼器的元素,彰显出庄重与威严,又兼具地方实用特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智慧,是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
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多孔石刀也是薛家岗遗址的特色器物之一。这些石刀不仅制作精良,而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火灾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受压性能与粘结特性的试验探究.docx
- 靛果花色苷稳定化的菌种筛选及作用条件优化研究.docx
- 透明贴的选择与应用:解析对无创通气患者鼻梁压疮的影响.docx
- 新型磁致伸缩超声导波传感器的研制与钢管缺陷检测应用研究.docx
- 粘弹性阻尼夹层结构的声学性能分析及声功率最小化研究.docx
- 探究掺杂与发光层退火对Ir(piq)3电致磷光性能的作用机制.docx
- 切槽式钢套管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力学性能的深度剖析与应用探索.docx
- 脂肪族二元羧酸盐类成核剂:制备工艺与聚丙烯改性性能的深度剖析.docx
- 气帅血母理论:中医气血关系的核心架构及其妇科痛经证治应用.docx
- 6063铝合金挤压变形与导热性能关联机制研究.docx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与诊疗进展的深度剖析.docx
- “生命中的玫瑰”——叶芝诗学思想研究.docx
- 新型铸造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ocx
- X射线辐射剂量对鼠成骨细胞生长与功能影响的深度剖析.docx
-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磷酰胺单用及联合治疗CIA大鼠的疗效、安全性与作用机制比较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水电解制氢工艺》课件.ppt VIP
-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素材积累)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df VIP
- 1-6届汇总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试题与答案.pdf VIP
-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方案范文.docx VIP
- 2024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专技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诗化小说+课件.pptx VIP
-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35796-2025(附服务流程).docx VIP
- 项目建筑垃圾排放台账.docx VIP
-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高清晰版.docx VIP
- 中国航空学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