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年四川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2025届年四川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年四川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列出土在同一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

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性特征

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

D.中原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到巴蜀地区

(★★★)2.元朝《通制条格·田令》规定:“诸论诉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喻解,免使妨废农务,烦扰官司。”时人王恽提及“好斗者丧身之原,健讼者破家之本”。这反映了当时()

A.天下息讼、以和为贵价值追求

B.民间调解是基层治理最主要内容

C.借助人伦关系来维系专制统治

D.商品经济发展下民间纠纷的增多

(★★★)3.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此种历史现象

A.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学艺术发展

B.体现了佛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

(★★★)4.有学者认为,“南宋以后,台谏在多数时间内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为权相所用。以台谏监察与宰辅议政、施政、决策相制衡之目的,完全变为一句空话”。该学者意在说明南宋()

A.君权和相权矛盾突出

B.监察机制没有历史价值

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相权失去了一定的制约

(★★★)5.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弱化

B.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

C.商品经济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6.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发行(官)票、(宝)钞,进行货币改革,以“济银之不足”。官票和宝钞均为纸币。官票是以银两为计算单位的“银票”,宝钞是以制钱为计算单位的“钱钞”。清政府此举旨在

A.筹措镇压内乱的军饷

B.抵制国内白银大量外流

C.建立起近代货币体系

D.推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7.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北大的封建主义也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北大没有这样浓厚的封建传统或者气氛,五四运动,即使注定要爆发,也决不会是在北大。”这说明当时北京大学是

A.封建主义的主阵地

B.传统文化的捍卫者

C.新旧思想的交锋点

D.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8.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党政权曾组织发动了县级自治运动、农村复兴运动、新生活运动、农村合作运动、识字运动等一系列运动,试图对乡村进行全面改造与建设,但最终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甚至归于破产。国民党乡村治理失败的根源在于()

A.国民党政权的治理能力低下

B.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

C.未能触及乡村的根本性问题

D.基层官员与士绅的保守

(★★)9.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①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②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英国圈地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1952年,由于日本政府选择同台湾当局所谓“签约建交”之后,中日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日民间经贸交流迅速升温,使得中日关系有所发展。这一转变主要源于()

A.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调整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C.中美关系正常化得以实现

D.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加强

(★★★★)11.下表是在埃及希拉康波里的荷鲁斯神庙出土的纳尔迈调色板,它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图画。纳尔迈调色板可用于研究埃及()

左图:调色板正面,纳尔迈头戴白冠,右手高举权杖,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在国王的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狼狈逃窜。(注:白冠代表上埃及)

右图:调色板反面,纳尔迈头戴红冠巡视战场。他的前面,躺着十具敌人的尸体。下方是两头长颈狮,两琐环绕在一起,象征统一。最下方,象征国王的公牛攻破城市,正在践踏企图逃帘的敌人。(注:红冠代表下埃及)

①国家统一和王权扩大②雕刻技术和象形文字

③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④东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有学者指出,13世纪晚期的教皇政权的政权模式和政治面貌,正是早先一个梦想的直接产物,就是把教会建设成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精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