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为何需要市舶使?——市舶使制度的历史背景演讲人
为何需要市舶使?——市舶使制度的历史背景01市舶使带来了什么?——制度的历史影响02市舶使如何运作?——制度的核心内容03总结:市舶使制度的文明启示04目录
2025初中中国历史唐朝市舶使制度课件
作为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认为,讲述一个历史制度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要带着学生探究“为什么”和“怎么样”。今天要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的“唐朝市舶使制度”,正是一扇观察盛唐开放气象的关键窗口。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管理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更折射出唐朝兼容并蓄的文明特质。接下来,我们将沿着“背景-内容-影响”的脉络,一步步揭开这一制度的全貌。
01为何需要市舶使?——市舶使制度的历史背景
为何需要市舶使?——市舶使制度的历史背景要理解市舶使的出现,必须先回到唐朝的历史现场。同学们不妨试想:如果生活在公元8世纪的广州港,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据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记载,当时的广州“港口停满了来自波斯、大食、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海船,货物堆积如山,有香料、宝石、丝绸、瓷器……”这样的繁荣,绝非偶然。
1海上丝绸之路的勃兴1自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逐渐密切。但真正迎来“黄金时代”的,是唐朝。这背后有三重推力:2技术基础:唐代的福船、广船已普遍使用水密隔舱技术,能够远航至波斯湾;指南针虽未普及,但天文导航(如观测北极星)和地文导航(如识别海岸地标)技术已成熟。3经济动力: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损,南方尤其是江淮地区成为新的经济重心。丝绸、瓷器、茶叶的产量激增,亟需通过海路销往海外。4政治环境:唐朝前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营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唐太宗提出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民族政策,更推动了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
2原有管理机制的局限在市舶使出现前,唐朝对边境贸易的管理主要依靠“互市监”。但互市监的职责集中于“陆路边境贸易”(如河西走廊的互市),管理对象是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对“海上贸易”这一全新领域缺乏针对性。具体来说,原有机制的问题体现在:
管辖范围模糊:海上贸易涉及“港口管理”“货物查验”“外商居留”等复杂环节,互市监作为中央六部(隶属于太府寺)的派出机构,难以直接干预地方事务。
税收制度缺失:此前的海上贸易多以“朝贡”形式存在(即外国使团以“进贡”名义来华,唐朝以“回赐”方式交换物品),但民间贸易逐渐兴起后,如何征收关税、规范交易成为难题。
纠纷处理缺位:随着波斯、大食商人大量定居(如广州的“蕃坊”),涉及外商的财产纠纷、刑事犯罪等问题频繁出现,亟需专门机构协调解决。
3统治阶层的主动回应面对海上贸易的“井喷式”发展,唐朝统治者并未被动应对。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中央首次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由宦官或地方长官兼任。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增加财政收入”的现实考量(市舶税收逐渐成为中央重要财源),也有“彰显天朝上国威仪”的政治意图(通过规范贸易展现唐朝的治理能力)。
02市舶使如何运作?——制度的核心内容
市舶使如何运作?——制度的核心内容市舶使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的官方机构。它的职能并非单一的“收税”,而是涵盖了从贸易准入到纠纷处理的全流程管理。我们可以从“职能体系”“管理流程”“特色机制”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1职能体系:从“把关”到“服务”根据《旧唐书》《新唐书》及出土的唐代文书(如敦煌吐鲁番文书),市舶使的核心职能可概括为以下五项:
关税征收:主要包括“舶脚”(船舶吨税,按船只大小征收)、“抽分”(实物税,抽取货物的1/10作为税贡)、“收市”(官方优先采购珍稀商品)。例如,大食商人运来的乳香、没药,需先由市舶使抽取部分供皇室或官方使用,剩余部分才能进入民间市场。
货物查验:所有进口货物必须经市舶使官员检查,防止违禁品(如武器、毒药)流入,同时核实货物种类与数量(与商人申报的“公验”[相当于今日报关单]核对)。
外商管理:负责为外商发放“过所”(通行证),允许其在指定区域(如广州蕃坊)居住;协调外商与本地居民的纠纷,甚至参与涉及外商的司法审判(如《唐律疏议》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市舶使需配合地方官执行)。
1职能体系:从“把关”到“服务”朝贡事务:唐朝实行“朝贡-贸易”一体化,市舶使需审核外国使团的“贡表”,确认其合法性(如是否为官方使团),并安排朝贡路线、接待规格(如广州至长安的行程)。
信息上报:定期向中央汇报海外贸易动态,包括主要贸易国、商品种类、税收数额等,为朝廷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依据。
2管理流程:一套标准化的“贸易程序”1市舶使的日常运作,实际上构建了一套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