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舒缓疗养、宁静疗养病情告知书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为帮助您在疗愈过程中获得身心双重舒缓,本院舒缓宁静疗养中心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心理干预技术及传统自然疗法,制定系统化疗养方案。以下内容将详细说明您在疗养期间的核心安排、支持措施及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并与医护团队保持沟通。
一、疗养目标与核心理念
本阶段疗养以“减痛、安神、增能”为核心目标,重点通过环境调节、症状管理及心理支持,帮助您逐步缓解躯体不适(如疼痛、乏力、睡眠障碍),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我们强调“小步渐进”原则,避免过度干预,尊重个体差异,所有方案将根据您的每日状态动态调整。
二、疗养环境与设施配置
疗养区独立于医院主院区,占地8000㎡,整体设计融合“自然疗愈”理念:
-居住空间:每间疗养室面积20-25㎡,采用低饱和度暖色调(米白、浅灰、原木色),配备可调节高度的电动护理床(防压疮材质)、无障碍卫浴(扶手、防滑地垫、紧急呼叫按钮)、可开合的全景落地窗(配备遮光帘)。室内温湿度恒定(22-24℃,湿度50-60%),新风系统每小时换气4次,空气净化器过滤PM2.5至15μg/m3以下。床头设置“情绪灯”,可通过触控调节光线色温(3000K-5000K),辅助昼夜节律调节。
-公共疗愈区:
-静心室:配备瑜伽垫、冥想椅、白噪音播放器(内置海浪、雨声、篝火等自然音效),每日9:00-11:00、15:00-17:00开放,需提前1小时预约;
-园艺疗愈角:种植薄荷、迷迭香、矮牵牛等低敏植物,设置可移动座椅,每日10:00-16:00开放,由园艺治疗师指导参与简单种植(翻土、浇水、修剪);
-阅读音乐室:藏书300册(以散文、诗歌、自然科普为主),配备蓝牙音箱及CD机(曲库含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传统民乐),每日14:00-18:00开放;
-户外空间:沿中心步行道设置1.2公里缓坡步道(宽度1.5米,防滑地砖),两侧种植香樟、银杏、桂花(非花期),每隔50米设置休息长椅(带遮阳棚),每日6:30-19:00开放,建议在护理员陪同下活动。
三、医疗团队与服务内容
疗养期间,您将获得多学科团队的全程支持,团队成员包括:
-主责医师(每日查房):负责评估躯体症状(疼痛程度、生命体征、用药反应),调整镇痛、安眠等基础用药方案,与家属沟通病情进展;
-康复治疗师(每周3次,每次40分钟):针对乏力、活动受限等问题,制定低强度康复计划(如呼吸训练、关节松动术、坐立位平衡训练);
-心理治疗师(每周2次,每次50分钟):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减压(MBSR)等技术,帮助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中医理疗师(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根据体质辨证开展艾灸(温灸关元、足三里)、耳穴压豆(神门、心、皮质下穴)、经络按摩(轻手法);
-营养护师(入院3日内评估,之后每周调整):制定半流质/软食为主的餐单(每日热量1800-2200大卡),重点补充优质蛋白(鱼、蛋、乳清蛋白粉)、膳食纤维(南瓜、山药、燕麦)及抗氧化营养素(蓝莓、西蓝花、番茄),避免辛辣、生冷及易胀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
-护理团队(24小时在岗):负责日常生活照护(协助洗漱、如厕、进食)、症状监测(每4小时记录疼痛VAS评分、睡眠时长)及紧急情况处理。
四、个性化疗养方案(以入院前2周为例)
第1-3日(适应期):
-目标:稳定基础状态,缓解急性不适(如中重度疼痛、严重失眠)。
-具体措施:
-疼痛管理:采用“药物+非药物”联合方案,初始阶段以口服缓释阿片类药物(剂量根据VAS评分调整)为主,配合经皮电刺激(TENS)仪(每日2次,每次20分钟,电极片放置于疼痛区域);
-睡眠干预:晚21:00开始“睡前准备流程”——关闭室内强光、调暗情绪灯至3000K、播放白噪音(雨声)、温水泡脚(40℃,15分钟),若30分钟未入睡,可短期使用助眠药物(如唑吡坦5mg);
-心理支持:首次心理访谈聚焦“当前最困扰的问题”(如对病情的担忧、对家人的愧疚),治疗师通过“情绪温度计”(1-10分)帮助量化情绪强度,初步建立信任关系;
-活动限制:以卧床/坐卧为主,每日坐起时间累计不超过2小时,避免体位骤变引发头晕。
第4-7日(轻量激活期):
-目标:逐步恢复部分功能,提升日常活动能力。
-具体措施:
-康复训练:每日上午9:00进行“床边功能训练”——深呼吸练习(腹式呼吸,5组/日,每组10次)、上肢抗阻训练(使用0.5kg沙袋)、下肢被动抬腿(护理员辅助,5次/侧);
-中医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