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5高一上·浙江金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2],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⑥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3],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1]语出《诗经·小雅·小明》。靖共,即“靖恭”,恭谨地奉守。介,佐助。景,大。[2]滫,臭水。[3]柱,同“祝”,折断。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子不近A庶B人C不服D其质E非F不美也G所渐者H然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就,意为“靠近”“接近”,与下文“火就燥也”“水就湿也”两“就”字含义相同。

B.生,意为“出生”“一出生”,与《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句中“生”字含义相同。

C.言,意为“说”“表述”,与《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句中“言”含义相同。

D.而,与《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句中“而”均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句中的“日”字,呼应文首“学不可以已”的说法。

B.文中举用蒙鸠、射干等事例,意在阐释君子应立身谨慎、切忌居高位而忘危的观点。

C.②至⑦节,每节论述一个问题,或先提观点再阐释,或先论证再得出结论,形式灵活。

D.作者认为,学习的重要目的是积善成德,涵育君子人格。此观点符合儒家传统思想。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5.教材编者认为课文《劝学》所选四节“在原文中并不前后相连”,但“可以看作独立的篇章”。结合材料内容,简要阐释编者在选编课文时,删弃材料③⑤⑥节的原因。

【答案】

1.ADG??2.A??3.B

4.(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大江大河。

(2)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引来弓箭的射击;树木长茂盛了,就会招来斧头的砍伐。

5.(1)课文以“学不可以已”为论点,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等方面对此观点展开论述,条理清晰,自成一体。

(2)材料③⑤⑥节则分别阐述先王遗言的作用、外在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谨言慎行的必要性,与“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的论述关系并不紧密。故而删除。

【导语】

这篇文章选自《荀子·劝学》,通过丰富的比喻和事例,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文章以“学不可以已”开篇,强调学习的持续性,随后通过“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自然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我。文中还指出,君子应善于借助外物,注重积累,并谨慎立身,以避免祸患。文章结构严谨,论述层层递进,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具体例证,充分体现了荀子重视学习、强调实践的思想。整体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具有强烈的劝诫意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子就不愿意接近它,普通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