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18分)
材料一:
世界上农作物的原始驯化地不止一处,而在水乡完成农作物驯化的,只有中国。水稻的初始驯化地,无论是长江中下游,还是钱塘江流域,都是水乡,傍河滨湖,这样的环境与世界其他农业起源地都位于干旱的大河流域相悖,对此如何解释呢?其实,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依靠单纯的采集渔猎方式生存,无论干旱的大河流域还是水乡,环境都不理想。一万年前的水乡,河湖纵横,沼泽密布,水多了蚊虫叮咬也少不了,泥泞的土地被河湖分割成并不宽广的单元,这样的环境对于单纯依靠采集渔猎的先民而言,有着与干旱的大河流域不一样的艰辛。时至汉代,在司马迁笔下,仍然能看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这样的描述。正是“卑湿”的环境制约了利用型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人们改变生存方式,踏出驯化农作物的道路。
水稻喜温、喜湿,最适宜亚热带湿热环境,最初人们尝试种植水稻,多选择沼泽之地,利用天然水生环境,辟为稻田。众多出土稻作遗存的遗址中,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遗址南依四明山、北临湖沼,山上森林茂密,丘陵缓坡杂草、灌木丛生,平原临水地带密布芦苇、水草,适应湿热气候的人们不仅选择悬空架屋的干栏式建筑为居舍,也将稻田辟在湖沼边缘。从遗址中稻谷、稻叶、稻壳相互混杂形成的0.2~1米厚的堆积层来看,这一时期不仅稻田已有规模,稻作技术也走出了最原始阶段。与此对应,遗址中出土了骨耜、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水稻只是河姆渡人的部分食物来源,人们并非仅以植稻为生,渔猎采集仍然没有离开他们的生活。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各种动植物资源,在将野生水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漫长岁月中,遗址中整坑和成堆的麻栎果、橡子、酸枣、菱角等植物果实,大量陆生、水生动物遗骸,以及石球、石弹丸、陶弹丸、木矛、骨镞、骨哨等渔猎工具,揭示了河姆渡人在水稻驯化漫长岁月中的另一个谋生途径。河姆渡是人类早期农作物驯化中心,由此及彼,透过河姆渡人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利用与培育水稻的技术水准,可以览观长江中下游水稻起源地的基本面貌。
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与钱塘江流域完成驯化后,逐渐北上、南下,传入中国各地,又从中国传向境外,向东渡海至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向南传入东南亚、南亚等地。
(摘编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二:
所谓“驯化”,是指栽种或圈养某一生物,并有意或无意地使其发生不同于其野生祖先的、更有利于人类消费的遗传变化。驯化作物尤其是种子作物和水果作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一些区别于野生祖先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被称为“驯化综合征”。例如,谷类作物在驯化过程中丢失了种子的落粒性,种子成熟后不像野生祖先一样从穗上自动脱落,这方便了人类收割;驯化作物的种子一般具有较低的休眠性,以便于统一萌发、管理和收割;驯化作物也较野生祖先有较多的种子数量、较大的果实或籽粒。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水稻最早就是在中国被驯化的。如今,水稻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种植在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为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提供了主要食物。
在中国,发现最早出现水稻遗存的遗址有两个,其中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的3C1A层、吊桶环遗址的E层,有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的现象,其年代大体为距今15000年到12000年间;浙江省的上山遗址,发现了原始栽培稻,距今约10000年。根据遗存稻粒的谷粒大小和形态特征,考古学者认为上山遗址的水稻遗存属于水稻驯化的早期阶段。
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期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期,很多那个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早期稻作农业的特征。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到7800年,在该遗址挖掘的125份土样中,通过浮选得到数百粒的水稻谷粒,考古专家根据这些稻粒的大小、形态等表型,认定这些水稻为驯化水稻,表明水稻驯化和稻作农业的形成开始于8000年前。但是,在贾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食物来源,说明水稻在这一时期还未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发现于1973年的河姆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植物、遗骸,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水稻的遗存。一些学者认为河姆渡时期的祖先可能利用水稻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农业经济。
考古学证据认为,最早起源于中国扬子江流域的水稻为粳稻,尽管粳稻在8000年前就在该地区有种植,但是驯化却是在随后的10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才得以完成。
早在中国汉代,人们便把水稻分为粳稻和籼稻两类。水稻的野生祖先可能从更新世时期就存在并广泛分布在印度。在恒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年到5000年)的考古位点中,发现了人类消费水稻的证据。印度亚大陆也是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有科学研究认为籼稻可能是在恒河平原独立起源的,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真题一卷文学类文本品读《江上》.docx
- 2025年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小期中高三语文联考古诗鉴赏详解:陆龟蒙《江南二首(其一)(其二)》.docx
- 2025年高三语文课内古诗文《离骚》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秋鄂东南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成语典故及释义梳理辨析含历年真题.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思想感情类.docx
- 2027届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古诗鉴赏详解:陆游《哀郢二首(其二)》.docx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TSCLA005-2024 WL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团体标准).pdf
- DB13(J)T145-201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上册).pdf
- DB13(J)T145-201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下册).pdf
- DB33T 1064-2021 铝合金建筑外窗应用技术规程.pdf
- DB13JT207-2016 河北省 CRB600H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pdf
- XX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分析.pdf
- 人教版高中语文扩展语段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pdf
- 关于设立“中介超市”规范中介服务行为的暂行办法.docx
- 关于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施方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