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学案(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学案(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情景导入

小红帮妈妈收拾厨房时,不小心碰倒一瓶醋,醋洒到大理石案台上,发出“咝咝”的声音,并冒出气泡。醋和大理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你能举出其他同类型的变化吗?

【自主预习】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

(2)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又叫。

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等现象。

2.(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

1.某校的社团活动中有学生自制豆腐,下列制作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黄豆洗净 B.磨豆制浆

C.燃柴煮浆 D.滤出豆浆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铁呈固态 B.铜呈红色

C.浓盐酸易挥发 D.碳酸易分解

【答案】预学思考

1.(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a.有新物质生成

b.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放热发光

2.(1)化学变化

(2)不需要化学变化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3.变化性质用途

自学检测

1.C2.D

【合作探究】

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完成教材实验1-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

物质生成

何种变化

水的沸腾

液态的水

水沸腾产生,遇冷又凝结成

气态的水

(水蒸气)

物理变化

石蜡熔化

石蜡固体

石蜡由固态熔化成

液态的石蜡

物理变化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无色溶液等

生成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化学变化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块状大理石等

有产生,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气体等

化学变化

1.下列事例:①酒精挥发;②石蜡熔化;③纸张燃烧;④铁生锈;⑤水变为水蒸气;⑥潮湿的衣服晒干了;⑦雪融化;⑧以粮食为原料酿酒;⑨石灰石遇到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方法归纳·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完成教材实验1-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伸入燃

着的木条

氧气

二氧化碳

2.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特别提醒】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小心,应,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食盐作调味品

C.天然气作燃料

D.液氮用于冷藏食物

·方法归纳·

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答案】任务驱动一

水蒸气小水珠无液态无蓝色有气泡变浑浊有

跟踪演练

1.①②⑤⑥⑦③④⑧⑨⑩

任务驱动二

1.无色气体无味燃烧更旺无色气体无味熄灭

2.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特别提醒】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跟踪演练

2.C

·学习小助手·

注意掌握规律,抓住特点。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性质往往是在变化的基础上加了“能”“难”“易”“会”等字眼。

·导学建议·

通过实验演示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