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吴昌勇《燕子衔春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寒还在田埂上打旋儿,张婶蹲在堂屋门槛上,眯眼望着屋檐下那方空了整冬的燕窝。竹篾编的鸡笼在脚边轻晃,刚出壳的小鸡啾啾叫着,声音嫩得像新抽的柳芽。去年这时候,第一只燕子已经掠过院坝,尾尖扫落檐角的薄霜,在燕窝里扑棱着翅膀,把春的消息抖落在张婶的蓝布围裙上。
“婶子,还等那对巧燕呢?”隔壁王婆拎着菜篮经过,竹篮里的莴笋叶上还沾着晨露,“我家娃说现在城里时兴养鹦鹉,金贵得很,哪像这野燕子,年年来去的……”
张婶没接话,手指摩挲着门槛上的木痕。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是燕子每年衔泥时爪子抓的,也是她给孙子小宇梳辫子时,孩子扭来扭去蹭的。小宇去年跟着他爸去了省城,走那天抱着她的腿哭:“奶奶,燕子回来时我就回来,给它们撒米吃。”可燕子飞走时,小宇的电话只说了句“妈,工地忙,过年再回”。
风突然大了些,张婶裹了裹灰布衫,起身往灶屋走。灶台上的砂锅里煨着红豆粥,米香混着柴火的气息在屋里氤氲。她掀开锅盖,勺背轻轻压了压豆子,想起往年燕子归来时,总爱停在灶屋的窗台上,看她熬粥。有一回小宇端着碗追燕子,粥洒在青石板上,引来一群麻雀,燕子却歪着脑袋,用喙尖碰了碰粥粒,倒像是在替小宇尝味道。
“咕咕——”
一声清越的啼叫撞进院子。张婶手里的木勺“当啷”掉在地上。她转身冲出门,就见一对燕子正绕着屋檐盘旋,黑亮的羽毛在风里翻卷,像两片跳动的墨玉。其中一只轻捷地钻进燕窝,另一只则掠过张婶的头顶,尾羽扫过她斑白的鬓角,落在院角的泥堆旁——那是张婶早起特意筛过的细泥,掺了碎草叶,软和得像云朵。
燕子衔起泥团,翅膀一扇,又掠回屋檐。张婶踮着脚看,燕窝的缺口正在被新泥填补,燕喙一张一合,泥团被精准地按在缝隙里。她突然想起小宇走前用橡皮泥捏的燕子,歪歪扭扭的,却被她收在木匣里,压在最底层。
“奶奶!”
一声清亮的呼唤撞进耳朵。张婶回头,就见小宇背着书包站在院门口,身后跟着拎行李箱的儿子。小宇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纸包:“奶奶,我在城里买了小米,给燕子的!”纸包松开一角,金黄的米粒簌簌落在地上,像撒了把阳光。
燕子从燕窝里探出头,唧唧叫着,振翅飞向天空。张婶的眼睛湿了,她摸摸小宇的头,又看看儿子。儿子挠挠头:“妈,我跟工头说好了,以后每年春天都回来,陪您等燕子。”
风里飘来油菜花的香气,混合着新泥的腥甜。燕子在天空划出两道弧线,衔着春天,也衔着归人的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1.文中加点词语“氤氲”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答案:“氤氲”原指烟气、雾气等弥漫的样子,文中形容红豆粥的米香与柴火气息在灶屋内交融缠绕、四处弥漫的状态(1分),侧面烘托出张婶熬粥时的温暖氛围(1分),为后文燕子归来、儿子归家的温馨场景做铺垫(1分)。
2.请梳理张婶等待燕子归来的过程,并概括这一过程中她的情感变化。(6分)
答案:过程:春寒未消时蹲在门槛望空燕窝(1分)→回忆与燕子、小宇的过往互动(1分)→听到王婆提及城里养鹦鹉的对比(1分)→燕子归来时观察其衔泥筑巢(1分)→最终儿子和小宇随燕子归来(1分)。情感变化:从期待(等待燕子)到怀念(回忆过往),再到失落(小宇未归的孤独),最后因燕子和家人归来而温暖欣慰(1分)。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其中一只轻捷地钻进燕窝,另一只则掠过张婶的头顶,尾羽扫过她斑白的鬓角,落在院角的泥堆旁——那是张婶早起特意筛过的细泥,掺了碎草叶,软和得像云朵”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①细节描写生动:“轻捷地钻进”“掠过”“扫过”“落在”等动词,精准刻画燕子归来时的轻盈与灵动(2分)。②拟人化手法:燕子的动作如“钻”“掠”“扫”,赋予其通人性的特点,仿佛在回应张婶的等待(1分)。③前后呼应:“那是张婶早起特意筛过的细泥”呼应前文张婶为燕子准备泥团的细节,体现她的用心(1分)。④比喻手法:“软和得像云朵”将细泥比作云朵,既写出泥的柔软,也暗示张婶对燕子的温柔期待(1分)。
4.文中多次提到“小宇”,请分析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案:①推动情节发展:小宇离开时的承诺(“燕子回来时我就回来”)是张婶等待燕子的重要动因,其未归与最终归来的对比,串联起等待与团圆的情节(2分)。②深化情感主题:小宇是张婶亲情的寄托,他对燕子的关注(“给它们撒米吃”)与城里养鹦鹉的对比,体现乡村传统情感与城市生活的联结(2分)。③增强真实感:通过小宇的视角(如“用橡皮泥捏燕子”),侧面展现燕子在乡村生活中的温暖意义,使故事更具生活气息(2分)。
5.有人认为,文中“燕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0分)
答案:作为线索,燕子贯穿全文情节:开头写张婶等待空燕窝(1分),中间回忆燕子往年归来的场景(1分),接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