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715
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病60例
四川省江津县仁沱镇卫生院(632278)
温木生
摘要:采用在敏感穴位理线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60例,近期有效率92%,远期随访有84.6%。说明穴位理线付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
主魔饲:高血压/针灸疗法穴位理线结扎疗法阿是穴
笔者10余年来,根据经络理论,在敏感穴位上进行埋线治疗高血压病60例,效果较为满意,兹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40岁以下9例,40岁以上51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25年,血压标准按1979年我国心血管疾病会议决定的标准,属I期24例,Ⅱ期33例,Ⅲ期3例。埋线后,停用其它治疗方法进行观察。
治疗方法1.敏感穴位的探测:根据四诊确定证候类型,按证型分析出病变所属脏腑及有关经络(如肝阳上亢型,病在肝,即测本经肝经、表经胆经、同名经心包经和三焦经)。然后用拇指对腹背部及所选经络的穴位进行按压、推移,如有压痛、结节等异常现象出现的穴位即为敏感穴位。埋线选取敏感反应最明显的穴位2~4个,以胸腹及背部敏感穴位为主,配以四肢敏感穴位。
2.埋线方法:穴位皮肤消毒后,在穴旁各1.5cm二处作局麻皮丘,用穿有1号羊肠线的三
角缝合针从一侧皮丘中刺入,穿过皮下组织,,从另一侧皮丘中穿出。紧贴针眼剪断肠线,使{其留植皮下2cm。四肢穴位埋线用装有2cm羊肠线的12号腰穿针刺入穴下肌层,然后边退针边推针芯,将肠线推入穴内,外盖敷料。每次埋线间隔20~30d,5次为1疗程。
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血压降到正常水平,追踪3个月疗效稳定,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大部消失,舒张压下降3.0~4.0kPa,收缩压下降1.4~2.6kPa,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舒张压下降1.4^-2.6kPa,收缩压下降0.6-}-1.3kPa;无效:症状基本无改善,血压下降不及上述有效指标。
治疗结果1.近期疗效:基本痊愈18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2%。
有效病例中,埋线次数最少2次,最多8次。
2.远期随访:对显效以上44例进行1~5年跟踪随访,疗效巩固者32例,基本巩固(有
轻度复发)6例,复发(复发至原来水平)6例,巩固率84.60oa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厨师。1986年10月2日就诊。患高血压病3年,常感头痛,头晕,口苦,失眠,心烦,并时觉右上下肢麻木感。血压波动于20.0~22.9/13.3~16.0kPa之间,服中西药物周效。查:血压24.2/1.41kPa,心律齐,主动脉辨区第二音亢进,眼底细动脉轻度硬化。化验:胆固醇9.060mmol/L,三酸甘油脂2.4g/L。舌红苔黄,脉弦劲而数。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主要探测腹背亡{和肝胆等经穴位。结果:期门(++},.血压点(++),太冲(+),内关(+)。埋线取期门、阳陵泉、血压点。经4次埋线,血压下降到13.6/11.3kPa。症状基本消失,随访2年,血压稳定在1.60--1.83/9.3~11.3kPa之间,症状未见复发。
休会1.由于脏腑、经络、穴位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一定穴位,出现压痛等敏感反应,其敏感情况又能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实质变化。因此,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变情况选取敏感穴位进行埋线,其客观性、针对性更强,更符合辨证论治原则,从而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失调,平肝降压而获效。2.本病辨证分型与脏腑经络有一定关系,故一旦根据证型确定了病变脏腑,即可对此脏腑相应的经脉及其表里经和同御经进行探测。同时,有80%以上高血压患者在与证型相应脏腑的俞募穴上有敏感反应。其它尚有血
压点、隔俞、都门、内关、太冲等穴也常具有特异性的敏感反应。这些规律,可供选.,,探穴时参考。再埋线1如经埋线后,血压已趋正常,最好再埋线1~2次以巩固疗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