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停止侵害:阻断侵害行为的“即时刹车”演讲人
2025高中法学基础学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课件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主题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作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主题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也承载着法律“定分止争、修复关系”的核心价值。无论是校园里的财物损坏纠纷,还是网络上的言论侵权事件,当“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发生时,“如何让被破坏的法律关系恢复平衡”,正是侵权责任承担方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接下来,我将以《民法典》为依据,结合真实案例与生活场景,带大家系统梳理这一知识体系。
一、为什么要学习“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从生活场景到法律价值的递进认知
作为高中生,我们可能会觉得“法律责任”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它就隐藏在日常的点滴中:
体育课上,小A不小心撞倒小B,导致小B手腕骨折;
班级群里,小C误传小D的隐私照片,引发同学议论;
放学路上,小E的自行车被小F恶意划伤,车筐变形。
这些场景中,侵害行为已经发生,那么“小B的医疗费谁来付?”“小D的名誉如何恢复?”“小E的自行车损失怎么弥补?”正是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需要回答的问题。
从法律价值层面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不仅是对加害人的“惩戒”,更是对受害人权益的“救济”。《民法典》第179条明确规定了11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其中8种可适用于侵权责任),其核心目标是“让被破坏的权利状态尽可能恢复到侵害发生前”。这种“修复性”而非单纯“惩罚性”的设计,体现了法律对社会关系的温柔维护——它既要求加害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努力避免矛盾激化,推动双方回归正常生活。
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类型与适用场景——以《民法典》为纲的体系化解析
根据《民法典》第179条,结合侵权责任的特性,我们重点学习以下8种承担方式(注:部分方式如“支付违约金”主要适用于合同领域,此处不展开)。为帮助大家理解,我将每种方式的“法律定义”“适用条件”“典型案例”“注意要点”逐一拆解。
01停止侵害:阻断侵害行为的“即时刹车”
停止侵害:阻断侵害行为的“即时刹车”法律定义:当侵权行为正在持续发生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立即停止该行为(《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第1项)。
适用条件: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且“尚未结束”,若侵害已终止则无适用必要。
典型案例:小G在教室后墙贴满辱骂小H的大字报,小H发现后当场要求小G“立刻撕掉”。此时小G的侵权行为(侮辱他人)正在持续,小H可主张“停止侵害”。
注意要点:
停止侵害的“即时性”是关键。例如,若小G已撕掉大字报,但小H要求“以后不许再贴”,这属于“防止侵害再次发生”,可能需结合“消除危险”主张权利。
法院可根据情况发出“行为禁令”,强制加害人停止侵害(如网络暴力中要求删除侵权言论)。
02排除妨碍:清除权利行使的“现实障碍”
排除妨碍:清除权利行使的“现实障碍”法律定义:当加害人的行为(或其所有/管理的物品)妨碍了受害人正常行使权利时,受害人有权要求排除该妨碍(《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第2项)。
适用条件:妨碍“实际存在”且“影响权利行使”,且妨碍的产生与加害人有直接关联。
典型案例:小K将书包堆放在小L的课桌旁,导致小L无法正常入座。小L可要求小K“把书包移走”,这就是“排除妨碍”的典型应用。
注意要点:
妨碍可能是“积极行为”(如堆放物品),也可能是“消极不作为”(如未及时清理自家门口的积雪导致他人滑倒)。
排除妨碍的费用通常由加害人承担。例如,若小K拒绝移走书包,小L自行移走后,可要求小K支付搬运费用。
03消除危险:防范损害发生的“未雨绸缪”
消除危险:防范损害发生的“未雨绸缪”法律定义:当加害人的行为(或其管理的物品)虽未实际造成损害,但存在“现实、具体的危险”时,受害人有权要求消除该危险(《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第3项)。
适用条件:危险“客观存在”且“可能引发损害”,若危险仅为“推测或假设”则不适用。
典型案例:班级卫生角的旧书架倾斜,螺丝松动,随时可能倾倒砸到同学。此时,即使尚未砸到人,同学们也可要求“加固书架”或“移除危险物品”,这就是“消除危险”。
注意要点:
危险的判断需基于“一般理性人”的认知。例如,书架轻微晃动可能不构成“现实危险”,但倾斜超过30度则可能被认定为危险。
消除危险是“预防性”责任方式,体现了法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能有效减少损害发生概率。
04返还财产:物归原主的“权利复归”
返还财产:物归原主的“权利复归”法律定义:当加害人非法占有受害人的财产时,受害人有权要求返还该财产(《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第4项)。
适用条件:财产“存在且可返还”,若财产已损毁或灭失则需主张“赔偿损失”。
典型案例:小M偷拿小N的新钢笔,小N发现后要求“把钢笔还给我”,这就是“返还财产”。若钢笔已被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ECS 1049-2022 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ocx VIP
- 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中小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pptx VIP
- 广日G·Fre 载货电梯维修手册.pdf
- Brivo CT技术参考手册.pdf VIP
- 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VIP
-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5版) .pdf VIP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指南 __DB14_T 2263-2021.docx VIP
- 2025年辽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院长纠错申请书(模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