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为什么要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生活场景到法治意义
演讲人
01
为什么要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生活场景到法治意义
02
消费者有哪些“法律盾牌”?——核心权利逐条解析
03
权益受损怎么办?——全流程维权指南
04
从“知法”到“用法”——做有法治素养的现代消费者
目录
2025高中法学基础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件
作为从事中学法治教育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认为,法学基础课的核心不仅是传递法律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今天这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正是基于高中生日常消费场景,带大家从“法律文本”走向“生活实践”,真正理解这部与我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民生法典”。
01
为什么要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生活场景到法治意义
1高中生的消费画像:我们都是“小消费者”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上周你买过奶茶吗?在电商平台淘过文具吗?报名过暑期兴趣班吗?根据《中国青少年消费行为调查报告》,12-18岁青少年年均消费支出已超1.2万元,涵盖食品、学习用品、娱乐服务等六大类。这些看似普通的消费行为,都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调整。我曾在课堂做过调查:78%的学生遇到过“网购商品与描述不符”,32%遭遇过“预付卡商家跑路”,15%被“概不退货”的霸王条款难住——这些真实的困扰,正是我们学习《消法》的起点。
2法律的双重价值:个体保护与社会治理
《消法》1993年颁布,2013年、2019年两次大修,其立法宗旨明确写着“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从个体层面看,它像一把“防护伞”,让我们在被侵权时知道“我有哪些权利”“该找谁维权”;从社会层面看,它是“市场调节器”,通过约束经营者行为,推动形成“诚信经营、理性消费”的市场环境。记得去年处理学生投诉某奶茶店“使用过期原料”事件,正是依据《消法》第18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商品符合安全要求”,最终商家不仅赔偿,还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这就是法律在微观个案中发挥的治理效能。
02
消费者有哪些“法律盾牌”?——核心权利逐条解析
1安全权:消费的“底线保障”
《消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这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去年我带学生调研校园周边小吃摊,发现某烤肠摊的食用油反复煎炸已发黑,当场用手机拍下视频后,学生依据这条法律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最终该摊位被责令整改,经营者被警告——这就是安全权的“实战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权不仅包括“现实损害”,也包括“潜在风险”,比如购买的充电宝没有3C认证,即使未爆炸,也可要求退货。
2知情权:打破“信息差”的利器
“商家说这是‘进口文具’,结果是‘国产仿冒’;培训班承诺‘名师授课’,实际是兼职大学生。”这些都是典型的“信息欺诈”。《消法》第8条明确:“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实践中,经营者需主动告知商品的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使用风险等关键信息。我曾处理过一起“学生购买二手手机”纠纷:卖家隐瞒手机“曾进水维修”的事实,学生发现后依据知情权要求退款,最终通过12315调解成功——这说明,“问清楚、留证据”是行使知情权的关键。
3选择权:拒绝“强买强卖”的底气
“必须办会员卡才能享受优惠”“套餐内项目不用不退费”……这些行为都侵犯了选择权。《消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去年某文具店搞“买一送一”促销,但“送”的是临期笔记本,要求必须搭配购买正价商品,有学生当场引用这条法律提出异议,商家最终取消捆绑——这说明,面对“强制搭售”“隐性绑定”,我们完全可以说“不”。
4公平交易权:让“等价交换”落地
“标价19.9元,结账时29.9元”“预付卡未使用余额不退”“商品质量瑕疵但概不负责”——这些都违反公平交易权(《消法》第10条)。核心是两点:一是质量保障(商品或服务符合通常标准),二是价格合理(明码标价、无价格欺诈)。我曾指导学生用“比价法”维权:某书店将进价15元的练习册标价45元且无任何特殊服务,学生通过查询电商平台同款价格,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价格虚高”,最终书店被责令整改并退还差价——这就是公平交易权在价格领域的体现。
5其他重要权利:从“救济权”到“尊严权”
除上述四项核心权利,《消法》还规定了:
获得赔偿权(第11条):因商品缺陷受损,可要求经营者或生产者赔偿;
受教育权(第13条):有权获得消费知识和维权知识;
受尊重权(第14条):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
监督权(第15条):有权举报经营者违法行为。
去年有学生在便利店被怀疑“偷东西”,店员当众搜身,学生当场引用第14条“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要求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ECS 1049-2022 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ocx VIP
- 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中小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pptx VIP
- 广日G·Fre 载货电梯维修手册.pdf
- Brivo CT技术参考手册.pdf VIP
- 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VIP
-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5版) .pdf VIP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指南 __DB14_T 2263-2021.docx VIP
- 2025年辽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院长纠错申请书(模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