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心理韧性与大学新生入学过渡期社会排斥变化轨迹的关系
摘要为探讨心理韧性对大学新生入学过渡期社会排斥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纵向追踪设计,对某高校新生群体进行多次追踪测量,在入学后一周及随后每月进行一次评估,收集社会排斥和心理韧性相关数据。结果发现,新生社会排斥水平在入学初期呈现较高状态,之后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下降趋势。心理韧性不仅显著负向预测入学初期的社会排斥水平,且能加速社会排斥的下降速率。性别差异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初始社会排斥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但女生的社会排斥下降速度快于男生。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缓解新生社会排斥中具有保护性作用,性别因素在社会排斥适应过程中存在动态调节效应。这些发现为优化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方案和制定差异化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心理韧性;社会排斥;入学过渡期;大学新生
分类号B844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5.08.003
社会排斥(ostracism)指个体因被团体或他人排斥而归属需求受阻的现象(Williams,2007)。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广泛负面影响,涵盖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多个层面(Baumeisteretal.,2005;Twengeetal.,2001;Williamsetal.,2009)。Williams(2007,2009)提出的需要-威胁时间模型(temporalneed-threatmodel)描述了社会排斥后个体经历的反射性痛苦、反思性应对和退避性无助三个阶段。然而,该模型主要基于成人的研究(Ballietamp;Ferris,2013;Ferrisetal.,2008),其在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环境高度敏感且处于重要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如大学新生)中的适用性尚不清楚。大学新生经历从高中到大学的重大转变,面临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挑战(Kiuruetal.,2020)。社会排斥在此关键期可能引发独特反应,对适应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遗憾的是,现有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排斥实证研究多为横断设计(陈晨等,2017;Renetal.,2018),难以揭示其动态变化过程。
入学过渡期为观察社会排斥的变化提供了理想窗口。根据需要-威胁时间模型,大学新生初期因陌生感可能遭遇较多排斥,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反思调整,排斥水平可能下降。追踪研究这一变化轨迹对理解排斥机制及指导新生适应教育至关重要。
鉴于社会排斥存在个体差异(Arslan,2020),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心理韧性作为应对压力的核心特质(胡月琴,甘怡群,2008;席居哲等,2012),依据素质压力模型(Monroeamp;Simons,1991),能增强个体适应力,缓冲排斥的负面效应(Ruttenetal.,2013)。实证表明,高心理韧性新生感知压力更低(Bayramamp;Bilgel,2008),适应更佳(罗杰等,2021)。此外,社会排斥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对社会排斥信息通常更敏感,感知威胁更强(王紫薇,涂平,2014;Benensonetal.,2013;Hampelamp;Petetmann,2006),但也更倾向寻求社会支持以促进融合(Benensonetal.,2011;Hampelamp;Petetmann,2006;Seideletal.,2013)。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追踪设计,考察大学新生在入学过渡期社会排斥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心理韧性与性别对轨迹的影响。具体研究假设如下:研究假设1:大学新生社会排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研究假设2:心理韧性对社会排斥轨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即韧性水平越高,初始排斥水平越低,下降越快。研究假设3:性别差异存在于社会排斥轨迹中,即女生初始排斥水平高于男生,但其后下降速度更快。
2.1样本与程序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一项关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大型追踪项目。参与者为贵州某高校977名2020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入学后一周内(9月5日,T1)进行第一次测试,随后每间隔一个月进行T2、T3、T4的测试。每次测试约30分钟,由心理学研究生主持。剔除无效数据(如生病、转学、乱答)后,最终有效样本为957名(有效率97.95%)。其中男生258名(27.0%),女生699名(73.0%),年龄为15~25岁(M=19.62,SD=1.15)。后续测试流失率(T2:8人,T3:17人,T4:11人)总计3.76%,低于5%临界值,表明样本流失非结构化。
2.2工具
2.2.1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Smith等(2008)编制、陈维等(2020)修订的简式韧性量表(BriefRes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重编码线索中字母类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加工机制.docx
- 秒回还是延迟回复?期望违背视角下不同响应时效的人际印象差异.docx
-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阈值效应.docx
- 消极情绪与日常创造力的动态关系:自恋特质的影响.docx
- 非社会性模式偏差厌恶对同性恋偏见的影响.docx
- 中国文化背景下接纳和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生理影响.docx
- 金钱还是时间?不同类型捐赠行为的阶层差异.docx
- 弹幕与学习动机对大学生教学视频学习的影响_ 来自眼动的证据.docx
- 母亲性别元刻板印象与幼儿冷漠无情特质的关系:养育倦怠和家庭功.docx
- 教师惩戒强度与家长信任:可信度的中介作用和学生违规次数的调节.docx
最近下载
- 2023同等学力专硕外科(真题知识回忆) (1).docx
- SAPCS模块介绍.pdf VIP
- 数字影视制作(Premiere)(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潍坊学院.docx VIP
- TH型集中控制型.doc VIP
- 道路工程制图 第5版 教案12 (绘制相贯体的投影).pdf
-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pdf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遵守法律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第五章.pptx VIP
- 2021年国开电大药剂学(本)自测答案 .pdf VIP
- 汽车消费心理学- 汽车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pdf VIP
- 道路工程制图 第5版 教案11 (绘制截切体的投影).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