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医院工作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上半年医院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以“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促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医疗服务效能、学科建设水平、患者就医体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疗业务运行稳中提质,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上半年全院门急诊总量达6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7%;出院患者4.3万人次,同比增长6.5%;手术总量1.2万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41.3%,较去年提升3.2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压缩至6.8天,较年初目标缩短0.5天;急救中心急救出车3200次,抢救成功率94.6%,较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各临床科室协同发力,重点专科支撑作用显著。急诊科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双中心”省级复核,建立“15分钟急救圈”,急性心梗患者D-to-B时间(门球时间)缩短至78分钟,低于国家推荐标准(90分钟);儿科开设“日间病房”,收治支原体肺炎、川崎病等轻症患儿1200例,平均住院日3.1天,费用降低30%,家长满意度达98.5%;产科推进“无痛分娩全程管理”,分娩镇痛率提升至82%,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骨科开展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12例,手术精度误差<0.5mm,术后3天即可下地活动;肿瘤科引入“AI+放疗”系统,实现靶区自动勾画,计划设计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治疗准确率提升至99.2%。

门诊服务优化成效明显。通过推行“分时段预约+弹性排班”,预约挂号占比提升至76%,候诊时间缩短至28分钟;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12个,涵盖肿瘤、心衰、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累计服务患者860人次,解决复杂病例诊断难题230例;针对老年患者推出“一站式陪诊”服务,配备30名专职导诊员,帮助完成挂号、检查、取药等全流程,累计服务2.1万人次,老年患者投诉率下降60%。

二、学科与科研建设双轮驱动,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重点学科创建取得突破。心血管内科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评审,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等3项省级标准制定;神经内科获批“省级神经重症医学中心”,牵头成立区域神经重症联盟,覆盖周边8家县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120次;风湿免疫科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每月固定2名专家坐诊带教,上半年开展疑难病例讨论48次,诊疗规范率提升至95%。

新技术新项目加速落地。上半年申报并开展新技术27项,其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填补区域空白,成功救治8例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至4.5小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至8%;“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达92%,避免不必要手术23例;“新生儿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应用3例,最小患儿体重仅2.1kg,均康复出院。

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上半年获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市厅级12项,资助金额450万元;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IF>5分11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3期、省级6期,培训医务人员2300人次。教学方面,完成2023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120人,规培学员出科考核通过率98%,4名带教老师获“省级优秀规培导师”称号;与XX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1名研究生获“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常抓不懈,管理体系更趋完善

质量控制指标持续优化。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至24.3%,较目标值低1.7个百分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控制在38.5,达到国家要求(≤40);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占比78%,入径率、完成率分别达92%、95%;手术部位感染率0.8‰,较去年下降0.2‰;危急值报告及时率100%,处置规范率99.5%。

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修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实施细则》,重点强化三级查房、术前讨论、危急值报告等制度落实;开展“医疗安全月”活动,组织病例讨论、应急演练21场,覆盖医务人员3000人次;建立“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分析-改进”闭环管理,上半年上报不良事件132例(较去年同期增加22%),其中85%为Ⅰ、Ⅱ级事件(无伤害或轻微伤害),通过根因分析(RCA)改进流程12项,如调整血标本采集时间、优化急诊设备定位标识等;成立“多学科质量控制委员会”,每月对病历书写、合理用药、院感防控等进行交叉检查,上半年病历甲级率98.7%,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院感防控筑牢底线。严格落实“乙类乙管”后常态化防控要求,升级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配备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开展环境采样2300份,合格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6.8%,较去年提升2.3个百分点;完成新冠、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培训6场,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