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百花稍梅:绽放在舌尖的山西面点艺术
在太原清晨的老字号餐馆里,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裹挟着鲜香扑面而来——笼格里整齐码放的点心底部圆如银盘,中部细若蜂腰,顶端蓬松的褶子层层绽放,恰似朵朵初开的雪梅,这便是被誉为“山西面点一绝”的百花稍梅。作为太原十大名吃之一,它在别处被称作“烧麦”,却唯独在三晋大地拥有这般雅致的名号。从元代宴席上的精致茶点,到如今寅时赶早的市井美味,百花稍梅以“薄如蝉翼的皮、醇厚多汁的馅、形如绽放的花”,演绎着山西人对面点技艺的极致追求,成为刻在晋味记忆里的“舌尖繁花”。
一、百花稍梅的灵魂:原料与特制工具
百花稍梅的精髓在“好料配好器”,无论是面皮的筋道、馅料的鲜香,还是外形的灵动,都离不开对原料的严苛挑选与传统工具的匠心加持。
(一)核心原料:精挑细选,成就本味
传统百花稍梅坚守“少而精”的原料原则,每一种食材都为最终的口感服务,尤其以羊肉馅最能体现其地道风味:
面粉:选用山西产高筋精粉(蛋白质含量11%-13%),细度需过100目筛,质地细腻无杂质。高筋粉能赋予面皮足够的韧性,保证擀至“薄如纸”也不易破,这是稍梅“形美”的基础;
羊肉:选用晋北羔羊肉的后腿肉(肥瘦比例3:7最佳),肉质细嫩、膻味极轻。需手工剁成肉糜(避免机器绞制破坏纤维),保留肉粒的颗粒感,咬下时更易出汁;
辅料:葱白需选本地沙葱(或大葱白),切成细丁增香去腥;姜要剁成姜末而非姜蓉,既能提味又不抢戏;花椒水需用开水冲泡花椒后放凉,分次打入肉馅中(每500g肉馅加100ml花椒水),让馅料湿润多汁;
调味:仅用食盐、少许生抽和山西胡麻油调味。胡麻油的独特香气与羊肉的鲜香互补,生抽提鲜不抢味,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真风味。
(二)特制工具:古法传承的“塑形密码”
百花稍梅的“花形”全靠工具与手艺配合,尤其是那把特制的“枣木走锤”,堪称塑形的关键:
枣木走锤:又称“枣锤”,是用活心枣木制成的弧形擀杖,长度约20cm,一端粗一端细。枣木质地坚硬且自带温润光泽,擀制时能均匀发力,让面皮边缘自然形成波浪状褶皱,这是普通擀面杖无法替代的;
竹制蒸笼:选用直径20-25cm的竹蒸笼,笼底铺纯棉笼布。竹制蒸笼透气性好,蒸制时蒸汽循环均匀,能让稍梅受热一致,避免面皮因水汽积聚而变软塌;
牛角刮板:用于分割面团和修整饼皮边缘,牛角质地温润,不会粘连面团,能保证面皮边缘整齐,为后续撴花打好基础。
二、古法制作:五步捏出“雪梅绽放”
百花稍梅的制作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从和面到包制,每一步都暗藏门道,尤其是“撴花”环节,考验着师傅的功底与耐心。
第一步:调制烫面——柔中带韧是关键
烫面:500g高筋面粉放入盆中,分多次倒入滚烫的开水(粉水比例约1:0.6),边倒边用筷子快速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絮状(烫面能让部分淀粉糊化,平衡高筋粉的韧性,避免面皮过硬);
揉面:待面团温度降至不烫手(约50℃),加入10ml胡麻油,用手揉成光滑面团。需揉20分钟以上,直至面团“三光”(盆光、手光、面光),且拉开能形成薄而有弹性的膜;
醒面:将面团盖上湿布,静置醒发40分钟(常温即可),让面筋充分松弛,便于后续擀制。
第二步:调制馅料——多汁醇香是核心
拌馅:500g羊肉糜放入盆中,先加入5g食盐、10ml生抽,朝一个方向搅拌至肉馅起筋;
打水:分3次加入凉花椒水(每次50ml),每加一次都搅拌至水分完全被肉馅吸收,直至肉馅变得饱满水润;
增香:加入20g葱白丁、10g姜末,淋入30ml胡麻油,轻轻拌匀(避免过度搅拌导致出水),静置20分钟让风味融合。
第三步:擀制饼皮——薄如蝉翼见功夫
分面团:醒好的面团取出,揉成长条,切成每个约15g的小面剂,揉成光滑圆球状,盖上湿布备用;
擀皮:取一个面剂,用手掌按成小圆饼,再用枣木走锤从中心向边缘擀制。擀制时需不断转动面饼,走锤发力由重变轻,让边缘自然变薄变宽,最终形成“中心厚(约0.5cm)、边缘薄(约0.1cm)”的圆饼,直径约10cm;
修整:用牛角刮板将饼皮边缘修整整齐,使其呈现均匀的圆形,便于后续捏褶。
第四步:撴花包制——百褶成形是艺术
放馅:取一张饼皮放在掌心,中心放入约25g馅料(馅料需呈球状,避免过多汤汁溢出);
捏褶: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饼皮边缘,从一点开始向内撴折,每撴一下形成一个褶子,同时左手轻轻转动饼皮。传统技艺要求撴花108次为上品,72次为中品,最少也需36次;
塑形:捏褶完成后,将顶端轻轻收拢但不封口(留一个小口便于蒸汽流通),用手指轻捏中部,使其形成“细腰”造型,最终呈现“底部圆、中部收、顶部散”的花形,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
第五步:蒸制出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葱花烙饼:家家会做的酥软葱香家常味.docx
- 大同黄糕:晋北宴席上的软糯筋道味.docx
- 浮山烧麦:晋南蒸笼里的鲜香魂,一口咬出皮薄馅足.docx
- 高平十大碗:非遗宴席的文化密码与制作全解.docx
- 高平十大碗之扁豆汤:浓稠鲜香的非遗汤品制作指南.docx
- 高平十大碗之肠子汤:肠香浓郁的非遗收官汤品制作指南.docx
- 高平十大碗之圪桃肉:形似核桃的酥香非遗密码.docx
- 高平十大碗之芥末汤:辛香鲜醇的非遗解腻汤品制作指南.docx
- 高平十大碗之软米饭:甜糯不腻的非遗甜品汤品制作指南.docx
- 高平十大碗之水白肉:肉嫩汤清的非遗汤品制作指南.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