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叶绍翁《夜书所见》全解析:读音、赏析与实战练习
一、原文与标准读音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xiāoxiāowúyèsònghánshēng,jiāngshàngqiūfēngdòngkèqíng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yǒuértóngtiǎocùzhī,yèshēnlíluòyìdēngmíng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挑在此处读tiǎo(第三声),意为用细长物件拨弄,不可误读为tiāo(第一声,表挑拣)。
二、核心知识解读
(一)逐句注释
萧萧:拟声词,形容秋风扫过梧桐叶的沙沙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秋日落叶常触发文人思乡之情。
客情:指诗人身为游子在异乡的思乡心绪,客即漂泊在外的自己。
挑促织:挑是拨弄的动作,促织即蟋蟀,俗称蛐蛐,古时儿童常夜捉蟋蟀为乐。
篱落:农家小院外围的篱笆,是乡村常见景致。
(二)白话译文
瑟瑟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居他乡的我不由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忽然望见远处篱笆下亮着一盏灯火,料想是孩子们正在拨弄蟋蟀呢。
(三)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诗人,其诗作多描绘江湖游士的孤寂情怀与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新自然、简练含蓄。除《夜书所见》外,代表作《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他曾因仰慕隐士管师复的品德,常去白云岩古庙凭吊,这份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融入了其诗作意境中。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叶绍翁客居异乡时的触景生情之作。南宋时期,士人流离他乡是常见现象,秋夜的萧瑟景物最易牵动羁旅愁思。正如《文心雕龙?物色》所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秋风、落叶等意象触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于是挥笔写下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三、相关知识梳理
(一)意象解析
意象
含义与文化内涵
诗句作用
梧叶/秋风
秋日萧瑟的象征,常关联思乡、孤寂之情
奠定清冷基调,触发客情
儿童/促织
天真童趣的代表,象征故乡的温暖记忆
形成对比,反衬诗人孤独
篱落/灯火
乡村深夜的暖景,暗含生活气息
以景结情,引发联想
(二)炼字技巧聚焦
送字:将秋风拟人化,原本无形的寒声被梧桐叶送来,静中显动,让景物染上主观情感。
动字:精准点出秋风与客情的关联,秋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搅动了诗人内心的乡愁,变无情为有情。
(三)同类诗作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同写思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想象亲人举动反衬孤独。
《秋思》(张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与本诗同为触景生情的思乡佳作。
四、深度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极简的笔墨,写尽了秋夜的羁旅乡愁,却又在清冷中藏着暖意。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从听觉与触觉入手,秋风的萧瑟声、梧桐叶的飘落感,将秋夜的清冷具象化,诗人的思乡之情便在这景物中自然流露,没有直白抒情,却让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
后两句笔锋一转,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勾勒出一幅温暖的乡村夜景。深夜里,篱笆下的灯火与儿童的嬉闹,本是无关己事的画面,却因诗人的知——这份对童年与故乡的记忆共鸣,变得意味深长。天真的童趣与诗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让思乡之情更显真切,也为清冷的秋夜添了一丝生机。正如清代陈廷焯评价:以无知儿女之乐,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这份反差正是全诗的精髓所在。
五、实战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列对挑促织中挑字的读音与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tiāo,挑拣B.tiǎo,拨弄C.tiāo,挑逗D.tiǎo,挑选
答案:B
解析:结合诗句语境,挑是儿童用细长物件拨弄蟋蟀的动作,故读tiǎo,选B。
前两句诗中,最能触发诗人客情的景物是()
A.梧叶、秋风B.江水、寒声C.篱落、灯火D.儿童、促织
答案:A
解析: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明确写梧叶与秋风触发了思乡之情,A项正确;C、D是后两句景物,B项江水并非核心触发点。
全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虚实结合D.以乐衬哀
答案:D
解析:后两句儿童嬉戏的乐景与诗人的孤寂悲情形成对比,用无知儿女之乐衬托有心人之苦,属于以乐衬哀,D项最准确。
(二)解析题
请赏析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送动二字的妙处。
答案:送字将梧桐叶拟人化,把无形的秋风与寒声转化为可感知的动作,让秋夜的清冷更具体;动字则精准连接景物与情感,秋风不仅吹动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刘桢《赠从弟(其二)》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小雅-采薇》全文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2025版).docx
- 李商隐的《忆梅》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孟浩然的《初秋》注音版全文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李曾伯的《忆幼子》注音版全文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二)》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王琪的《春暮游小园》注音版原文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龚自珍的《夜坐二首》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