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工艺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docxVIP

传统服饰工艺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服饰工艺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鲁绣:山东地区传统刺绣工艺的统称,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以“衣线绣”为典型特征,区别于苏绣的细柔,鲁绣采用双股或多股捻线,针脚粗实,色彩浓烈。其针法包括盘金、打籽、套针、网绣等,常以牡丹、凤凰、麒麟等吉祥纹样为主题,多用于服饰的领口、袖口、裙裾等部位,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济南彩印花布:流行于济南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防染印花工艺,以棉、麻为底布,使用石灰、豆粉调制成防染浆,通过镂空花版刮浆后浸入靛蓝染液,经晾晒、脱浆形成蓝白相间的图案。其纹样多取材于民间故事、花鸟虫鱼,如“富贵牡丹”“连年有余”,风格质朴粗犷,是山东农村传统服饰(如围裙、门帘)的主要装饰载体。

3.鲁锦:又称“山东老粗布”,是山东地区以棉线为原料,通过斜织机手工织造的彩色棉锦。其织造工艺需经纺线、浆线、经布、上机等72道工序,纹样以几何纹为主,如“枣花”“猫蹄子”“锁子纹”,色彩多采用红、蓝、黑等对比色,寓意吉祥长寿、五谷丰登。鲁锦因保留了黄河流域早期纺织技术特征,被称为“中国纺织活化石”。

4.打籽绣:鲁绣中一种特殊针法,以绣线在绣面上绕圈后收紧成粒状凸起,形似“籽”。操作时需将绣线从底料穿出,绕针一圈后压下,形成紧密的小圆点,常用于表现花蕊、动物眼睛等需要突出质感的部位。打籽绣对绣工力度要求极高,颗粒需大小均匀、饱满不塌,是衡量鲁绣技艺水平的重要标志。

5.淄博茧绸:淄博地区以桑蚕茧为原料,经手工缫丝、络丝、整经、织造而成的传统丝绸织物。其工艺保留了“土法缫丝”技术,蚕丝不经过精炼,保留天然胶质,织物表面呈现自然的“亚光”效果,质地坚韧挺括,色泽淡雅。历史上淄博茧绸曾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清代《淄川县志》记载其“织作精细,甲于齐郡”,是山东丝绸工艺的代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山东传统服饰中“蓝印花布”的防染工艺核心步骤,并说明其与江南蓝印花布的差异。

答:山东蓝印花布防染工艺核心步骤为:(1)纹样设计:根据服饰用途(如围裙、头帕)绘制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多为对称结构;(2)刻版:以牛皮纸或桐油纸板雕刻镂空花版,山东花版线条较粗,留白面积大;(3)调浆:用石灰(占70%)与豆粉(占30%)按比例混合,加温水调成糊状,需反复搅拌至无颗粒;(4)刮浆:将花版固定于布料,用刮浆板均匀刮涂防染浆,边缘需压实避免漏浆;(5)染色:浸入靛蓝染液(山东多用本地蓝草发酵),需多次浸染(3-5次)以加深蓝色;(6)晾晒脱浆:染色后晾晒至半干,用温水浸泡搓洗去除浆粉,形成蓝白图案。

与江南蓝印花布相比,山东蓝印花布因气候干燥、染料浓度高,蓝色更偏深蓝;花版雕刻受齐鲁文化影响,纹样更强调“方正”“对称”,常见“寿”“福”等文字纹;防染浆中石灰比例更高,脱浆后布面更硬挺,适合制作日常劳作服饰。

2.分析鲁绣“衣线绣”技法的材料选择与艺术特征。

答:鲁绣“衣线绣”的材料选择以“粗线”为核心:(1)绣线多采用双股或三股棉线或丝线,线径较苏绣、湘绣粗1-2倍,部分宫廷鲁绣会加捻金线或银线;(2)底料以棉布、绸缎为主,农村地区常用家织土布,宫廷服饰则用绫罗。

艺术特征表现为:(1)肌理厚重:粗线绣制使图案有浅浮雕感,适合表现牡丹花瓣的层叠、动物毛发的蓬松;(2)色彩浓烈:采用红、绿、金等对比色,符合山东民间“尚红尚吉”的审美,如“百子图”绣品中孩童服饰的红绿搭配;(3)针法朴拙:以套针、齐针为主,少用精细的滚针、旋针,体现北方工艺的“大气”,如袖口的“缠枝莲”纹样,线条粗犷但不失流畅。

3.说明鲁锦织造中“经布”工序的具体操作及其文化内涵。

答:鲁锦“经布”工序是将纺好的棉线按纹样要求排列成经纱的过程,具体操作:(1)理线:将染色后的棉线按颜色分组,去除断头、杂质;(2)绷线:用“经杆”将棉线绷直,长度约20米,需确保张力均匀;(3)分线:根据纹样设计(如“枣花纹”需8根经纱一组),用“分线板”将经纱分成若干组,每组对应纹样的一个单元;(4)穿筘:将分好的经纱穿过织机的筘齿(每齿穿1-2根),固定经纱位置,确保织造时经纬对齐。

文化内涵上,“经布”工序体现了山东农耕文化的“秩序感”:经纱的颜色排列对应四季(红春、绿夏、黄秋、黑冬),分组方式模仿田垄的划分,反映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分线时需多人协作(通常由母女、婆媳共同完成),传递了家族技艺的代际传承,是“家文化”的物质载体。

4.列举山东传统服饰中三种典型配饰及其工艺特征。

答:(1)胶东大花鞋:流行于烟台、威海地区的女性布鞋,鞋头、鞋帮绣制“并蒂莲”“双鱼”等纹样,工艺特征为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