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试试题(202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3年浙江良渚古城外围新发现的“老虎岭水坝”遗址,其核心功能与下列哪项中国早期文明特征直接相关?

A.文字系统的成熟

B.大型公共工程组织能力

C.青铜器铸造技术

D.原始宗教祭祀体系

2.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南新出土的一批甲骨中,有刻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这一记载最能佐证商代:

A.土地国有制的推行

B.集体耕作的农业模式

C.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D.商王直接控制地方的方式

3.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出土的《金刚经》(咸通九年刻本),其文物价值除佛教传播外,更关键的是:

A.保存了唐代民间书法范本

B.印证了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记录了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

D.反映了敦煌地区的家族史

4.2024年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保护工程中,首次采用“榫卯微位移监测技术”,这一技术针对的核心问题是:

A.木塔内部彩塑的颜料脱落

B.木构架因重力导致的结构变形

C.塔基夯土因雨水渗透的侵蚀

D.塔内壁画因光照产生的褪色

5.福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中,“市舶司遗址”与“德化窑址”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中央对边疆的行政管辖

B.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流通

C.闽南地区的宗族文化

D.宋元时期的军事防御体系

6.2023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其申报强调的核心价值是:

A.茶叶种植的农业技术

B.茶器制作的工艺水平

C.贯穿生产到消费的文化整体

D.历史文献中关于茶的记载

7.北京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修复团队对殿内“明黄地缂丝龙袍”的修复,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要求是:

A.尽可能使用现代材料替代破损部分

B.仅修复影响文物安全的部分,保留历史信息

C.按照清代宫廷档案完全复原原始样貌

D.去除后世添加的非原始装饰

8.2024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墓道新清理出的“二十八宿漆箱”,其天文学价值在于首次以实物印证了:

A.战国时期对行星运行的观测

B.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时间

C.盖天说与浑天说的理论分歧

D.古代星官与地上分野的对应关系

9.云南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空间布局,其设计理念最接近下列哪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原则?

A.《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方正格局

B.江南水乡“因水成街”的自然肌理

C.明清北京“前朝后市”的功能分区

D.客家土楼“聚族而居”的防御需求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24年修订版)新增“非遗数字化保护”条款,其立法背景主要基于:

A.传统传承人口述史的缺失

B.非遗项目因现代化冲击濒临消失

C.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影响

D.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要求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良渚古城遗址(含外围水利系统)

2.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3.昆曲(百戏之祖)

4.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

2023年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报告显示,遗址内发现“战国—汉”连续叠压的文化层,其中汉代地层出土大量“仓”“厩”字样的封泥、铁犁铧范(铸造铁犁的模具),以及带“左弋”“右工室”铭文的铜器。

问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栎阳城作为都城/陪都的功能演变及考古证据的价值。

材料2:

2024年福建莆田“妈祖信俗”保护中心发布《年度传承报告》,指出当前传承面临三大挑战:年轻群体参与度仅12%,传统祭典中“摆棕轿”仪式因安全问题被部分社区取消,与妈祖相关的木版年画、剪纸等手工艺从业者平均年龄58岁。

问题:针对材料中的挑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具体策略,并说明理论依据。

四、论述题(30分)

从“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性”视角,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良渚水利系统由11条水坝组成,总工程量达160万立方米,需大规模劳动力组织与资源调配,直接反映早期国家的公共工程管理能力。

2.B。“协田”为商王命令众人集体耕作的记载,结合甲骨文其他“田”字(象多人并耕之形),可证商代农业以集体劳动为主

文档评论(0)

ღ᭄ꦿ若西এ⁵²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