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常见蛇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仔细填写文档简介。如果是PDF扫描型文档则更应该简介,将增加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访问量。

台灣常見蛇類 本資料已公告於學務處衛生保健組網頁 毒蛇辨識部分請同學參閱網頁之彩色版 衛生保健組製 96.7 台灣常見蛇類(毒蛇) *鎖蛇、鎖鏈蛇、鏈仔蛇、七步紅 *雨傘節、白節蛇(閩南語)、紮Y節(客家語) 特徵:為陸地毒蛇中毒性最強之神經性毒蛇,其性情溫和,除受傷或受威脅外很少主動攻擊人類,頭部為橢圓形,體背有明顯黑白相間之環節斑紋。 生態習性:卵生,常棲息於水邊,出沒於黃昏、喜歡夜間活動;以其他種蛇類、蜥蜴、鱔魚、泥鰍為食。 棲息地分布:台灣、金門、馬祖低海拔地區之水域、溪流、水塘之岸邊。 咬傷局部症狀:針樣牙痕不易看清楚,被咬後傷口有搔癢如螞蟻在皮膚爬動感覺、有怕風症狀,視覺模糊,舌根麻木,流涎呼吸困難等症狀。 治療: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 *赤尾青竹絲、赤尾鮐、青竹絲 特徵:小型出血性毒蛇,頸細頭大呈三角形且體色翠綠,紅眼睛,體軀兩側有各有一條白色或紅白雙色縱線,尾巴為紅磚色故稱赤尾。 生態習性:卵胎生,大部分夜間活動,纏繞灌叢林樹枝上,以鳥類、鼠、蛙類為主食,受干擾時頭部會抬起、身體捲縮,尾巴搖擺不停,為攻擊前兆。 棲息地分布:全省中低海拔灌木林、竹林、山溝、溪谷、農墾旱地。 咬傷症狀:咬傷時見點狀黑色牙痕,四周快速腫脹,皮膚、肌肉壞死變黑,周邊長水泡,傷口流出血水,傷口感覺灼痛。 咬傷治療: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 *飯匙倩、眼鏡蛇、飯鏟頭(客家語) 特徵:中大型神經性毒蛇,有棕褐色、褐色、深褐色,其腹部為黑色者體型較大,平常頭部為橢圓形。 生態習性:卵生,受干擾發怒時,頭頸噴張呈扁平飯匙狀,會發出『噴氣嘶嘶聲』,頸背有寬白紋,內有黑點,擴張時看似戴眼鏡。 棲息地分布:全台中低海拔乾旱農墾地、果園、灌叢混生之山坡地;大部分在日間活動覓食,以鼠類、蛙類為食。 咬傷局部症狀:牙痕淺小,傷口少許出血,很快變黑,周圍併發血水泡。 治療: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 *龜殼花、烙鐵頭 特徵:為出血性中型毒蛇,頸細頭大呈三角形,體背為褐色或棕褐色,並具有不規則深茶色圓形斑塊之三條龜殼樣花紋。 生態習性:夜間活動,棲息廢棄房屋、木材堆,以鳥類、野鼠、蛙蜥蜴、為主食,受干擾頭部會抬起、身體捲縮,尾巴搖擺不停,為攻擊之前兆。 棲息地分布:全省中低海拔灌木林、竹林、山溝溪谷、農舍旱地。 咬傷症狀:咬傷數分鐘可清楚看見點狀黑色牙痕,傷口四周快速腫脹,皮膚、肌肉壞死變黑,長水泡,傷口不停流出血水,感覺如烙鐵灼傷之刺痛,壞死區因蛇毒注入深淺多寡而異。 咬傷治療: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 台灣常見蛇類(無毒) *南蛇 分布: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南部較多。 習性:大型蛇類,最大約 260公分,上、下唇唇鱗後方有黑色邊緣,故嘴巴上下各有6- 7枚明顯黑色斑紋。常棲息於灌叢、樹林、農作地,日行性,動作迅速、善爬樹,性兇易怒,攻擊性強被激怒時發出嘶嘶聲並由口中噴出液體。以老鼠及小型哺乳類為主食,亦捕食青蛙、蜥蜴、鳥。 *臭青母 特徵:身長可達2.5公尺以上的大型蛇類。頭頸部鱗片大且有明顯黑紋相接,嘴巴與眼睛前端呈現王字紋,身體為棕或褐色,鱗片有明顯的鱗脊。卵生,每窩可產卵20枚。以鼠類、鳥類、蜥蜴、鳥蛋為食。 習性: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數量普遍,但捕蛇人常大量捕抓,白天晚上均會活動,性兇猛活潑,動作迅速敏捷,具攻擊性,肛門腺相當發達,能分泌惡臭分泌物,因而得名。 *花浪蛇(草尾仔蛇) 特徵:小型蛇,身體細長,約可達90公分。頭形橢圓,眼睛前後各有一黑色短斑紋,頭部有一「 W 」字型花紋,頸部另有一「 V」字型紋。背部為綠褐色,其上有黑色橫紋,此橫紋與二條淺色之縱紋垂直相交,猶如鐵路與其下枕木,而枕木與鐵軌之交 接處則為白色花紋。 習性:花浪蛇性情溫和,但行動敏捷,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之山區、丘陵和平地,喜歡有水的環境。白天活動覓食,以蝌蚪、蛙和蟾蜍為食,也吃蚯蚓及壁虎。卵生。台灣各地皆常見。 *錦蛇 特徵:錦蛇是大型且廣為人知的蛇類,歷史上也有一些訛傳,據說能成長到吞食牛羊的地步, 其實錦蛇最大也差不多 260 公分左右。牠們的身體碩大,顏色華麗而高貴,前半部有若干菱形斑,後半部到尾巴則漸漸變成三條縱走的黃色條紋。眼後有一條黑色斑紋,像一道眉毛,故有「黃眉錦蛇」之稱。 習性:錦蛇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在草叢、灌叢、步道、溪邊或原始林中皆可發現。性情溫和,少有攻擊人的記錄,但動作敏捷。主要食物為鳥類、蛙類、鼠類和小型哺乳動物。日行性,善攀爬,卵生。因以前常被捕捉食用,故現在已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並不多見。 分布: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中國各省,印度東部、緬甸、泰國及越南。 *過山刀 俗名:大眼蛇、台灣鼠蛇、黃風

文档评论(0)

获奖文档下载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