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尿的生成由: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三个环节构成。机体对尿生成的调节是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的。 前文已述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因素,本节主要讨论影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因素:即肾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解于15ml水)。 ∴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尿量↑。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 (二)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or↓→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的泵-漏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如: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H2O回漏↓ Na+、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渗透性利尿)。 渗透性利尿的机制: 静脉输入甘露醇 血容量↑ G F R↑ 肾小管内[溶质]↑、渗透压↑ 肾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释) 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 尿 量↑ 二、神经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①激活α受体→入球与出球小A收缩(收缩程度:A入>A出)→肾毛细血管压↓、肾血浆流量↓→有效滤过压↓→GFR↓; ②激活α受体→近端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和NaCl↑ ; ③激活β受体→近球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NaCl的重吸收↑。 肾交感N兴奋(运动、高温、大出血、缺O2、剧痛)→释放NE: 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 分泌,垂体后叶贮存、释放 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通透性 机制:通过第二信使 (二)抗利尿激素 1.刺激ADH分泌的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 (1-2%) 循环血量↓ (5-10%) ABp↓ AⅡ、低血糖 疼痛、应激 中枢 渗透压感受器 心房容量 感受器 动脉压力 感受器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中枢 渗透压感受器 血浆晶体渗透压↓ (1-2%) 循环血量↑ (5-10%) 心房容量 感受器 动脉压力 感受器 ABp↑ 心房钠尿肽 + + + + + + + — — — — — — — 下丘脑-垂体束 A D H 垂体后叶 2.ADH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激活 蛋白激酶A 水通道从胞浆 镶嵌到管腔膜上 水重吸收↑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内髓高渗梯度↑ 尿浓缩↑ 小管液 血液 适宜刺激 下丘脑 释放 A D H ADH 尿 量 ↓ 血浆晶渗压↑ (1-2%) 循环血量↓ (5-10%) ABp↓ AⅡ、低血糖 疼痛、应激 中枢渗感器 心房容感器 动脉压感器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 + — — + A D H + 下丘脑-垂体束 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激活蛋白激酶A 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内髓高渗梯度↑ 尿浓缩↑ 尿 量 ↓ 水重吸收↑ + 注: ADH缺乏↓ 垂体性尿崩症 3.ADH的作用特点: ●高渗性脱水: ⑴ADH的有效刺激主要是: 晶体渗透压↑ 循环血量↓ ⑵循环血量与晶体渗透压可相互拮抗或协同: 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循环血量↓ →ADH↑↑(单独之和) ●低渗性脱水: 循环血量↓ →ADH↑(循抗渗) ●先给高渗盐水 再给右旋糖酐: 晶体渗透压↑ 循环血量↑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八章_尿的生成和排出_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二章_细胞的基本功能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九章_内分泌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六章_消化与吸收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三章_血液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十一章_感觉器官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十章_神经系统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四章_循环生理__.ppt
- _人体生理学课件_第五章呼吸生理__.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