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2例.doc
【关键词】? 桂枝加附子汤;更年期综合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辨证为阳气不足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52例,收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1。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45~55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除月经失调外,烘热、汗出是典型的特异性症状,可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疼、情志异常、记忆力衰退、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 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 桂枝加附子汤化裁:桂枝10 g,白芍12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5枚,附子10 g。加减法: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各10 g;气虚加黄芪15 g、白术12 g;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5 g;汗多者加煅龙骨20 g、浮小麦30 g、麻黄根15 g;头晕耳鸣加天麻10 g、磁石15 g、石菖蒲12 g;浮肿者加茯苓12 g、泽泻10 g;小便频数,夜尿多者,加益智仁、覆盆子各15 g,金樱子10 g;阴虚加熟地黄20 g、山茱萸12 g、龟甲15 g。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2.2? 对照组 ??? 口服更年安片(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生产),每次6片,每日3次。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2 ???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反复者;显效:主症如腰膝酸软乏力、烘热出汗、心烦易怒等基本消失,停止治疗4周未复发者;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或个别主症消失,停药1周未复发者;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3.2? 结果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典型病例 ??? 患者,女,53岁,于2003年3月来我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形体肥胖,近3年来,月经紊乱,阵发烘热汗出,烦躁不安,心悸失眠。近1年来汗出加重,似水流漓,伴心烦气短,胸闷乏力。血常规、心电图均正常。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辨证为气虚肝郁,治以补气敛汗、疏肝解郁之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3剂,水煎服。再诊,症状改善轻微,询问病史,平日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口不渴,便溏。详辨症状,患者不仅气虚,更有阳虚,随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以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养心安神。药用桂枝、制附子、柴胡各10 g,白术12g,白芍15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5枚,浮小麦、黄芪、酸枣仁、夜交藤各30 g。3剂,水煎服。又诊,症状大有改善,去之多半,继服12剂,汗出止。后用调补肝肾方善后。观察3月,疗效巩固。 5? 体会??? 桂枝加附子汤为《伤寒论》方,用于治疗太阳病,过于发汗而致阳气不足,腠理不固,汗漏不止。而本例患者,始为气虚自汗,汗出日久导致阳虚,初诊辨证不详,单用补气,药不对证,故症未减。二诊后结合病史及检查所见,始知为阳气虚,阳不敛阴的病理变化,与桂枝加附子汤证过汗伤阳病机相同,故用之立竿见影。正如《临证指南?汗》谓“阳虚自汗”,正谓之此,以助阳治之收功。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制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加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浮小麦益气止汗;柴胡疏肝解郁,消除抑郁并稳定情绪;酸枣仁、夜交藤养心神,改善睡眠。全方温阳益气、固表止汗、养心安神。??? 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女性年届“七七”,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天癸将竭,人体调节阴阳平衡的功能减退,引起绝经前后诸证,所以治疗的关键重在辨证施治,调整阴阳使之平衡,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虽然临床上以阴虚火旺型偏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知常达变,临床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 1997.34. 2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