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35卷 分析化学 (FENXIHUAXUE) 研究简报 第 9期
2007年9月 Chinese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 1365~1368
茶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何书美 刘敬兰
(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石家庄 050016)
摘 要 茶叶中富含羟基苯甲酸类 、肉桂酸类及原花色素等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都具有邻苯二羟基结构,碱
性环境下与铝离子形成络合物,影响总黄酮的测定。本实验用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和三氯化铝法测定茶叶总
黄酮含量的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的测定结果比三氯化铝法约高60mg/g,三氯
化铝法在酸性环境下进行,酸度实验显示,适宜酸度为pH15、0。鞣酸干扰实验表明,平均误差为0、017mg,
随着鞣酸量 的增加,测得值无上升趋 势。三氯化 铝法的线性方 程:Y:0.000638+0.8623x,相关系数:
r=0.999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8.05%。因此,对含酚类较多的植物应采用三氯化铝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
关键词 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 ,三氯化铝法 ,总黄酮 ,茶多酚,茶叶
1 引 言
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开发茶叶的新用途,开展茶叶的综合利
用,尤其是利用低档茶叶或茶叶加工的下脚料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
究课题。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多种l1J,如紫外区直接测定法(不同峰位) 、可见区络合法 J、液相
色谱法 ·、荧光法 J、化学发光法 等。用于测定总黄酮的方法常见的是前两种,液相色谱主要应用
于单一黄酮化合物的测定。紫外区直接测定总黄酮的方法与被测液的基底 (苯类,共轭烯烃等)有很大
关系,因此容易产生误差。络合法与直接测定法不同,其化学原理为,金属离子与酮羰基、邻位羟基形成
配位化合物,使吸收带发生位移,从而克服了被测液基底的影响,可见区络合法与被测液的成分也有很
大关系,络合剂及酸度的选择非常重要 。由于茶汤的颜色较重,茶多酚含量高,因此,不适宜的测定方法
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本研究对最常见的可见区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与可见区j氯化铝法进行了比较,方
法偏差约为60m g,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产生偏差的因素系茶多酚中邻位二羟基。
我国茶区辽阔,茶产量亦逐年增加且品种繁多。碎末茶以及副茶、边茶、材茶、茶梗等茶叶下脚料数
量较大,利用茶叶下脚料提取黄酮,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适宜的测定方法则更为重要。
2 实验部分
2.I 仪器与试剂
M一173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 一17型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美国P—E公司);PHS一3C一11A
型精密 PH计 (中国上海雷磁新泾仪器公司)。芸香叶苷 (芦丁):(标准试剂)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实验
用茶叶均为市售 :碧螺春产地江苏;龙井产地杭州 ;铁观音产地福建 ;大红袍产地武夷山;白毫产地福建。
2.2 两种黄酮的测定方法
2.2.1 亚硝酸钠一硝酸铝法 精密称取 105~C下干燥恒重的芦丁纯品0.1000g,用 50%的乙醇溶解,摇
匀,定容至100mL,再取 10mL此标准液于 1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为0.1g/L的芦丁标准品溶液,
作为贮备液备用。分别吸取上述芦丁标准液0.O0,0.25,0.5,1.0,2.0,3.0,4.0,5.0mL于 10mL比色
管中,用 50%乙醇稀释至5.00mL,分别加入 5%( L)NaNO,试液 0.3mL,摇匀,静置6min。再加5%
( L)A1(NO)3试液0.3mL,摇匀,静置6min,再加4%NaOH4mL,并用50% 乙醇水溶液定容至刻
度 ,摇匀,静置 12min。于504nm处测试,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以显色液 中芦丁的质量 (mg)为横坐
2006~9.14收稿;2007-04-21接受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 (No.2004325)和河北师范大学(No.L2005Y13)基金资助项 目
E.mail!hsm63@ l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