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I.ppt
骨骼和肌肉系统 安医大附院放射教研室 概 论 骨关节疾病种类多而复杂 骨关节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X线检查能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还可能作出定性诊断 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一 、普通检查 1.透视 仅用于寻找异物及外伤复位 2.摄片 最常用 须注意以下三点: ①任何部位均须摄正侧位 ②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至少 应包括一个关节 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在怀疑一侧有轻微病变 时须在相同情况下摄对侧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现已被CT取代) 放大摄影( 观察骨骼细微结构和轻微变化) 三、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多用于肢体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CT检查 骨与软组织疾病X线检查诊断有疑难时可选用CT作进一步的检查。 对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杂的部位,如骨盆和脊柱,也可首选CT 。 CT能显示组织结构横断解剖和空间关系,密度分辨率高,易于检查出病灶,并能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与结构。 检查方法:平扫,增强。 MRI检查 MRI也是检查骨和软组织疾病的重要手段,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及病变,如肿块、出血、水肿、坏死等都能很好显示,但对钙化和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CT。因此应在平片的基础上进行MRI检查。 检查方法:平扫,增强扫描。 一、平扫 1.根据受检部位选择不同的体线圈或表面线圈,提高信噪比,使图像更清晰 2.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的T1WI和T2WI是基本的扫描序列,脂肪抑制T1WI和T2WI也是常用序列 3.层面方向可根据部位和病变选用横断,冠状、矢状或各种方向的斜切面 4.对一个部位至少应包括T1WI和T2WI在内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切面检查 二、增强扫描 目的和意义与CT增强扫描相同 骨 龄 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即骨龄 正常X线表现 二 、成人长骨的X线特点: 骨骺完全骨化,与干骺端结合,骺板消 失,完成了长骨的发育,只有骨干和骨端。 正常X线表现 四、脊柱 脊柱由脊椎和椎间盘组成 脊椎分 椎体及椎弓两部分 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和关节突组成 椎间盘在X 线上表现为横行半透明影 即椎间隙 椎体成长方形,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周围为一层致密 的骨皮质,密度均匀,轮廓光滑 椎体两侧 有横突影。内侧可见椭圆形环状致密影, 为椎弓环。在椎弓根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 脊椎的CT表现 1.椎体、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椎管骨环,硬膜囊居椎管中央,呈低密度 2.黄韧带附着在椎弓板和关节突的内侧,正常厚2~4mm 3.腰段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外侧,呈圆形中等密度,两侧对称 4.侧隐窝漏斗状,其前方是椎体后外面,后方为上关节点,侧方为椎弓根内壁,其前后径求少于3mm,隐窝内有穿出的神经根 5.椎间盘由髓核与纤维环组成,CT值为50~110Hu 二、 基本病变 骨骼的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 二、骨质软化 三、骨质破坏 四、骨质增生硬化 五、骨膜增生 骨骼的基本病变 六、骨质坏死 七、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八、矿物质沉积 九、骨骼变形 十、周围软组织病变 骨质疏松 定义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即有机质与无机质均减少 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 增宽。骨皮质变薄,但清晰。 椎体内 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 簿,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呈鱼脊椎状 常见原因 广泛性 老年、绝经后、营养不良、内 分泌或代谢障碍 局限性 骨折后、感染、肿瘤等 骨质软化 定义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 矿物质含量减少。即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 X线表现 1 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 2 骨皮质与骨小梁显示模糊 3 承重骨骼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