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泛滥的成因与影响.docxVIP

【毕业论文】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泛滥的成因与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泛滥的成因与影响 【作者】屈杨杨 【关键词】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成因??影响 【指导老师】谭清宣 【专业】历史学 【正文】引言本文所言民国时期的涪陵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属公署。涪陵位于重庆之东约120公里,城区地处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古地连“五郡”,舟会“三川”,西通渝泸,东出宜汉,南进酉秀黔彭。上古,巴国曾建都于此,后历为州(郡)、县治所,宋代是巴蜀六大商贸中心之一,清代已有“小重庆”之称。[1]旧中国烟害毒祸最为惨烈的就是西南地区,其中四川是我国出产鸦片的主要省份之一,鸦片战争后涪陵开始流行鸦片。光绪年间到民国十八年(1939年),涪陵地区是四川省鸦片生产的最大产区,涪陵县是鸦片生产第一大县,也是四川首屈一指的土产鸦片市场。本文将探讨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泛滥的原因与影响。一、民国时期涪陵鸦片泛滥状况鸦片战争后,涪陵城开始公开贩卖种植鸦片。民国时期,涪陵鸦片产量大致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多到少这样一个过程。根据我搜集到的资料,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首先是清末民初时期,1915年徐琮任涪陵知事时,对鸦片查禁严厉,种烟几绝。“民国四年春,知事徐琮禁烟,率军将沿江一带已将收获的罂粟苗铲尽。”[2]?徐琮禁烟使涪陵鸦片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是鸦片极盛时期,1916年至1934年,四川出现防区制,四川先后由军阀分防割据形成防区,涪陵先后被划归为袁光辉部、卢师谛部,刘湘部、杨森部的管辖范围,鸦片种植、运输、销售、吸食、又弥漫涪陵,大小军阀以此作为公开的甚至合法的财政收入。接着是1935年到1940年,是国民党自诩的厉行禁政六年禁绝时期,涪陵作为最后2个暂种县份之一,鸦片产量仍超过全省1/3。最后,1940年至1949年,涪陵鸦片并未禁绝,四川省政府在全国各家报纸上大肆宣传“四川禁烟,已经绝”,而在天子脚下,陪都东大门的涪陵,各场各镇,烟灯荧荧,毒雾弥漫。涪陵鸦片泛滥最为严重的时候就是防区制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各地军阀割据,对鸦片更加倚重,视为支持扩军争霸的宝物。尤其是贵州军阀,在这段时间大力支持和发展鸦片,罂粟种植、运输、销售已形成向外扩张之势。贵州烟土进入涪陵,刺激了涪陵鸦片的再次发展。“民国六年,黔军袁光辉团驻涪陵行销‘黔土’,地方当局为谋筹过境军队大量粮饷,从默许农民私种到诱种、逼种鸦片,烟毒复炽。”[3]随后,卢师谛在涪陵发展鸦片,各军阀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势,致使驻下川东的卢师谛决定发展鸦片敛财,“他借口军饷无着,在涪陵发动种植罂粟,并强迫涪陵人民种植鸦片,勒索烟捐。”[4]此后?,卢师谛部队在涪陵更加胆大妄为,涪陵鸦片声誉益隆。接着,吴佩孚在湖北宜昌开禁,使宜昌成为长江上游出口鸦片的总汇集地。国民政府重庆禁烟查缉处与汉口的禁烟督察处先后成立,使涪陵烟土通过宜昌转运,就可直接达武汉、上海销售。从此,长江上的毒品通道大开,渝、宜、汉航线成为涪陵鸦片的一条通天大道。美丽富饶的涪陵,就这样成为毒品商人的乐国,成为军阀、政客、毒贩眼中的“黑金矿区”。随着?“黔土”进涪、卢师谛的强迫种植、吴佩孚的鸦片开禁、国民政府的禁烟查缉处的成立以及渝、宜、汉航线的开通,涪陵鸦片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得到空前发展。“仅就蒋介石势力入川后,在已经实行所谓‘六年禁烟计划’的第三年,即一九三七年度,仅仅四个所谓‘缓禁县’,限令种植生产的烟土量,计涪陵二万担,丰都七千二百担,垫江六千一百担,宣汉五千一百担,就共达七千二百担。在平常时期,在种烟的极盛时期、遍地普种时期,其产量之惊人,也就可想象了。”[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仅涪陵一地的平时鸦片产量就可见一斑。直到1949年,这是一直是四川省政府整治的重点,当终究未能彻底根除。涪陵的鸦片产量无具体统计数据,只能就一些零星材料加以说明。以川东十五县土药常年产量的数字为例,“涪陵一县鸦片的生产及输入海关担为9263担,消费海关担为1425担,输出海关担为7838担,每担重量为1140两,在土厘税中,每担银两和每海关担银两分别达到2.69两和3.78两,在土税率中,每担银两和每海关银两达到11.2两和14.34两,在土厘税常年收数中,土厘银两和土税银两分别达到39000两和105000两”[6]从这份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生产鸦片的大县,川东主要有涪陵、丰都、梁山、忠州、梁山、垫江、巴县、大竹、开县、东乡等地,尤以涪陵为最。涪陵一县的生产及输入海关担、消费海关担、土厘率、土税率、土厘税常年收数都稳居第一。可以看出涪陵地区是四川鸦片产量最多,出口经销量最大的产区,涪陵县是川东十五县生产鸦片最多的县。“涪陵一县的鸦片产量约占全省鸦片产量的10%,是全国最大的产鸦片县,迄今还没有资料证明超过涪陵县鸦片的产烟量县。”[7],可见涪陵在中国近代鸦片史的特殊地位。上已述及,涪陵鸦片数量多,种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