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土家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陈玉霞 【关键词】土家族??节日文化??传承??发展 【指导老师】王希辉 【专业】历史学 【正文】引言土家族是湘、黔、渝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802.16万人,是中国第六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武陵边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土家族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出现了如傩戏、摆手舞、木偶戏、皮影戏等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土家族传统节日文化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代土家族节日文化的发展与保护面临这严峻的形势。故研究土家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与当代土家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土家族节日文化概况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李德建先生认为:土家族节日的产生与发展,一是源于农事和农事祭祀;二是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传说;三是受宗教节日的影响,三个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融合成了民俗节日。因此,将土家族节日分为传统节日、生产节日、娱乐性节日等方面。(一)传统节日土家族传统节日是经人们的日常活动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节日,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对于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家族的“过赶年”。所谓”过赶年”实际上是指土家族在农历大月的二十九或小月的为二十八,总之是比汉族人提前一天过年,且要求是在在鸡鸣天未亮时,地点不限制。《长乐县志》记载:“美容土司后,则在除夕前一夜,盖其先人岁胡宗宪征倭,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后,大犒将士,除夕倭寇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1]传说嘉靖三十三年(1554)农历腊月底,土家族正在准备过年之际,朝廷下令征兵,以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按朝廷规定的规定,土家族人在过年之前就得出行,于是,土司下令在兵营帐篷之中提前过年。奉旨被征调的士兵提前吃完年饭之后,浩浩荡荡的奔赴前线,同倭寇激战数次,在“王江泾”战役中斩倭寇1900余人,获得了明朝抗倭以来的首次大捷,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受到了明朝的嘉奖,土家族为了纪念“抗倭”立功的日子,于是将提前一天过年相传成习。到现在土家族“过赶年”时仍会在堂屋插松柏枝和腊梅花枝,以示土家族出征时是在松柏梅林之中过年。同时,年饭菜还是用杉木甑子蒸,以代表出征时的年夜饭。可见,土家族“过赶年”就是为了纪念土家族祖先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同时,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表达了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透过它,可以探索到土家族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除此之外,土家族传统节日还包括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六月六、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十一月十九、朔日、冬至、十二月二十四等。(二)生产节日生产节日是原始的土家族人在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所确定的一种结果。通过生产节日的指向,建立的适应生态规律的生存方式,所以生产性的节日多与特定的节气以及特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节日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时占岁,占岁既是节日也是节日当中的一种活动,节日相互咬包括、;三一占岁,而占岁作为一种活动主要是在二月二、二月十五、春社、寒食节、清明节、谷雨节、立夏、六月六、乞巧节、十一月三十一等节日时的一种活动方式。占岁是以某一特定时间内天气的好坏来判断庄稼收成的丰歉,但是对特定时间天气的要求不一。例如二月十五的占岁、清明节的占岁、六月初六的占岁都希望这一天是晴天,因为土家族认为如果特定的时间是晴天,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与之相反的是寒食节、谷雨、立夏时的占岁。这些节日的占岁希望是雨天。以谷雨时的占岁为例,谚语云:“谷雨要淋”,因为这一天下了雨代表最近一段时间都会下雨,下雨之后田中有水,方便春耕,不会耽误农时。然而乞巧节时的占岁不是以天气的好坏来判断收成的丰歉,而是以看云色来去的时间来判断庄稼的收成。《宣恩县志》(同治版)记载:“七月七日看云色,谓之看巧云。以天河来去久暂占秋收丰歉(欠)。[2]谚语云:‘天河搭屋脊,天天有饭吃’”。生产性节日的产生并不是土家族对大自然的盲目崇拜,经过证明,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以清明节的占岁为例,如果这一天是晴天,适宜的天气便于浸种、下种、发芽、抽叶,同时出苗也能整齐、壮实。由于这些节日是土家族几千年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土家族的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到现在,土家族也沿袭着这些节日。另外,土家族的生产性节日还有二月二、惊蛰前的射虫、春社、四月初八的祭牛王和嫁毛虫、谷雨、立夏、祭龙、五月十三、吃新节、晒龙袍节、驱虫、韩婆婆生日、十月朔日降香谷以及立冬、冬至、寒食节、冬月节等。?(三)娱乐性节日娱乐性节日反映的是土家族对当代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凝聚内部共同体认同的主要方式。娱乐性节日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以二月十五的节日为例。二月十五的这天以“花朝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