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并非纯理论性的金融学专著,而是一本兼具金融与社会乃至人文等多方面的跨界杂文集。全书从金融的视觉出发,对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中美思维模式、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批判了当前社会流行的一些陈腐旧习,比如宗族血缘观念、儒家思想等,给读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全书前半部分主要集中在金融资本领域,对于非金融行业的读者而言略显生涩,后半部分多在探讨社会现象,提出的观点立意深刻,让人不得不佩服陈志武教授的远见卓识。? 掩卷回想,全书有不少观点颇具见地,令人豁然开朗。? ? 一、金融的实质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金融行为皆可归结为这两类? 所谓跨空间,比如异地办理存取款业务、国际结算、兑现支票、电汇等等,无一不是在将货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来兑现其价值。起源亦颇为有趣,据传是因古代盗贼盛行,跨地区贸易常常会遭遇劫匪,后来便诞生了镖局这一为过往商旅提供安全保障的机构;再往后,连镖局也无法保证100%安全的时候,票号、钱庄等具银行雏形的金融机构便诞生了,在长安赚的银两,直接存入当地钱庄或票号,回到洛阳后再从洛阳分号提出便可。这便是最初的跨空间价值交换,直接催生了后来的银行业务。? 所谓跨时间,比如信用卡购物、发行国债、资本市场上融资等等,其实质是将未来的收入流在今天变现,讲得通俗一点,即是将明天的收入借来,在今天进行投资或消费,待日后获得收益时,再偿付借款。这便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其起源竟是因为罗马帝国连年战争(尤其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这三个城市),当地政府已无力支付军备开支,只得向民间筹集资金,可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将钱借给政府呢?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点子:将政府未来的税收作为抵押,向民间进行有息借款。这一方案成为了政府发行国债的起源,亦间接催生了后来的证券市场,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志武教授认为,任何金融行为都逃不开这两种类型,要么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要么是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要么二者兼具。无论是基础业务,比如亲朋好友间的日常借款行为,还是高端的金融领域,比如国际掉期与衍生交易,概莫能外。? 能将如此浩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还原到简单朴素的本来面目,想必需要经历多年的沉浮与冥思,方能得出这般大彻大悟返璞归真的见解。? ? ?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起,并非是开放市场、还富于民之举,其初衷仅是为了让国企脱困?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实质的探究,见于本书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该部分用了三章来阐释当前中国股市中的一些现象,并分别剖析其内在原因。事实上,鄙人对股票始终怀着一种固有的观念,认为股票市场投机多过投资,赌博多于博弈。读完这部分后,我为这种无来由的感觉找到了理论支持。? 本书第四部包含第16——18共三章。第16章名为《中国股市怎么了》,揭示了当前中国股市的一个怪异现象:股票与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相距太远,有的甚至已经脱离了实质关系,通俗一点来讲,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一回事,而代表它的股票却是另一回事,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空洞的符号。在中国股市,常常会看见这样的灵异现象:当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利空消息时,其股票不跌反涨;而在其发布利好消息时,股票却一路跌停。? 对此,陈志武黑色幽默地说,“一旦股票跟其上市公司实际脱离了关系,股市真的只是换了个说法的赌场。”? ? 第17章名为《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本章探讨了资本市场在国有银行业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中国资本市场设立的动机与初衷,令人振聋发聩。? 在这一章里,陈志武教授接连抛出几个发人深思的疑问——? 为什么在沪深两地,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激情的红筹股的上市,而在纳斯达克、联交所内,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的上市奇迹?? 为什么大部分的IPO还是只针对国企开放,而民营企业却很难享受到这样的融资机会?? 为什么内地上市公司中,红筹占了大盘权重的70%,仅仅只有不到三成的公司是民间企业?? 读完这一章后,我不无动容。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分众传媒、如家,到百度、优酷,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当幸福来敲门》的感人创业故事,沈南鹏、刘永好、张朝阳、李彦宏等等,而在内地,我们所能看到的,永远只有平淡无奇的国企上市公告,工行、农行、中石油、中国人寿……当国企在分享市场融资的饕餮盛宴时,民营企业为了发展,只能往来奔波于各大银行的信贷业务部,靠点头哈腰卑躬屈膝送礼勾兑来为企业争取微薄的融资机会。? 前者正是美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Ameircan Dream,亦即美国人眼中的创业文化、创新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