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诚实守信为人之本.doc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主题班会
设计方案
设计者: 社科部 王军福
罗晓春
“诚实守信 为人之本”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辅导员:
时 间:控制在90分钟
地 点:教室或会议室
主持人:
记录人:
活动的准备:确定主持人、事先准备资料、场地布置等。
在班级里进行,可以挑选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场地可用课桌围绕布置成长方形,中间为表演和演讲区。
开展的方式:讨论、讲故事、演讲、小品、辩论等,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取上述多种形式。
活动过程设计或步骤描述:
1、主持人甲:诚实守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不讲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并且在校园中也有蔓延之势,以至造成了社会普遍的诚信危机。
开展这次主题班会,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归纳校园中各种不诚信现象的表现,认识丧失信用对未来工作和事业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大学生将诚实守信作为做人之本。
2、主持人乙:首先进行调查。请同学们列举一下校园里不诚信的现象。
3、同学A1:最常见的比如考试作弊;1)考试作弊;2)作业、论文抄袭;3)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国家助学贷款;(4)捏造虚假履历和随意毁约。(5)有些同学借同学、借老师的钱不还等。
8、乙:大学生诚信缺失,让人忧心忡忡,也令社会对这个精英阶层多了几分担心大学生诚信缺失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信用缺失的现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屡见不鲜;证券机构欺诈公众聚敛钱财;文化市场盗版迭出,屡禁不止。失信惩罚机制不完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失信者不能得到相应制裁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淡漠诚信的心理。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这些对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德育科学化,以考分取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12、D2: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大多数大学生在意识上能清楚地分辨是非,知道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他们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他们的自控能力又相对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由于受社会上错误道德观的误导和各种错误的表象所迷惑,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并表现出与诚信背道而驰的行为模式。
13、甲: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学的看出,家庭
14、乙:诚信缺失首先,诚信是国家秩序得以正常维持,政策、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失去诚信,则国家、政策、法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社会秩序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其次,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讲诚信、讲信用的基础之上对经济活动的主体而言,其危害是毁灭性的。再次,诚信是维系人交往的桥梁与纽带;而失去诚信,人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