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野外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实习目的………………………………………………3 实习时间………………………………………………3 实习地点………………………………………………3 实习路线………………………………………………3 实习内容………………………………………………3 报告正文………………………………………………3 1、庐山概况…………………………………………………4 2、庐山的地质地貌…………………………………………5 3、庐山的土壤………………………………………………10 4、庐山的植被………………………………………………13 七、实习总结与收获…………………………………………17 一.实习目的 1.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野外实践,通过野外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锻炼大家学中知行、行中知学的能力。 2.观测、分析庐山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类型、特征、成因;气候垂直分布规律成因;植物、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成因年月日------年月日地质公园----庐山1.9月16日:牯岭街—月照松林—庐山会议会址 2. 9月17日:牯岭街—庐山博物馆—庐林湖、庐林大坝—三宝树—黄龙潭— 乌龙潭—大天池—龙首崖 3. 9月18日:牯岭街—王家坡—小天池 4. 9月19日:牯岭街—含鄱口—庐山植物园—五老峰 5.9月20日:牯岭街—飞来石—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 五.实习内容 1、庐山构造地貌、地貌、冰川地貌等;庐山的土壤分布规律;庐山的植被等 。庐山地质地貌概况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20多公里,长最宽10 多公里, 主峰为大汉阳峰, 海拔 1473.8m, 高出四周平原约 1440m,属于中山类型。庐山主要受南北两断层莲山断层和温泉断层影响,东北——西南向岭谷相间分布。下面是庐山的地质地貌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大月山是背斜;中谷及七里冲是向斜;西谷、大校场是次成谷,分别发育于虎背岭、大月山北斜的一翼;牯岭、女儿城、蚱蜢岭为次成山,虎背岭和五老峰是单斜山。大月山、中谷及七里冲是顺地貌,次成谷和次成山为逆地貌。 1、庐山的冰川地貌 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这次实习我们分析的有王家坡U形谷、飞来石、芦林湖、含鄱口冰川刃脊。小天池到长岭一带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含鄱口冰川刃脊:含鄱岭冰川刃脊如刀刃状,其延长方向近东西,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下行。北侧为三逸乡冰窖、南侧为太乙村冰坡。刃脊长1250m,高约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 飞来石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又称为冰台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由于飞来石的底部为石英砂岩,其层里是岩石堆积而成的磨圆度较好,而顶部主要是石英片岩(变质岩),呈片麻状且有方向,表面有云母片;因两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测出两者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因在岩石上发现“丁”字擦痕和压抗这些冰川作用的关键证据。因冰川搬运能力相当的大,它能使上万吨的巨大岩石随冰川一起移动,因此能搬运300余吨的飞来石是不成问题的。但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主要有三种观点:飞来石是泥石流搬运而来的呢,还是大月山发生山体崩塌搬运来的,还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遗留下来的。 2、庐山的流水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这里我们主要(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原因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晚更新世形成的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谷底未受明显破坏。锦绣谷是V型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在此谷发生河流侵蚀,天桥是其裂点。后来,天桥因为雷劈已被破坏,只留下残余部分。 3、庐山的构造地貌 庐山的地貌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其中,褶皱构造主要有单面山、背斜山、向斜山

文档评论(0)

精品天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